■一帆
曾經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不上市的雷軍,食言了。據港交所官網5月3日消息,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請文件,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
其實,對于“公司是否應該上市”這個單選題的答案并不一定只能選肯定的那一項。雖然環顧四周,吃穿住行用各類型公司都能在A股市場上找到,但是堅定不上市的著名企業也不少:首屈一指的就是華為,任正非對華為是否上市的態度非常鮮明:“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另一家堅決不上市的著名企業是老干媽,陶華碧對上市的回答似乎比任正非更簡單而直接:“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類似的知名企業還有宗慶后的娃哈哈,褚時健的果園。
不過,和雷軍一樣,對于企業不上市的選擇與時俱進的還有人在。比如,王衛和他的順豐,起初,王衛說,“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后,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當同行紛紛進入資本市場,順豐也準備叩響A股市場大門時,王衛說,“一個人,一個企業,怎么可能和資本、行業對抗?”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借助資本市場可以加速企業成長和規模擴張,而在企業家層面,對資本市場功能的這一認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娃哈哈30歲生日慶典上,曾經對上市持抵觸態度的宗慶后公開表示:“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的快速發展是有好處的,我們今后在適當的時候會考慮上市。”
除了時代的快速發展和年輕人、新思想的滲透,資本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也推動企業家認知的轉變。拿A股來說,在2015年A股市場大幅波動之后,監管層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監管修養生息,促發展激發活力,各方面制度改革創新不斷:在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新三板分層和交易制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等的制定或修訂取得新進展;在IPO環節,積極推動發審委改革,完善新股發行常態化,有效緩解“堰塞湖”現象,股票發行、減持、退市等基礎制度進一步夯實,改善資本市場各方預期;國際化步伐堅定不移,繼推出滬港通、深港通之后,啟動H股“全流通”試點,A股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即將成行,鐵礦石期貨首迎境外投資者,引更多品種國際化預期,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
此外,在擁抱新經濟的潮流下,港交所率先對上市制度進行修訂,中國證監會也就《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時雷軍果斷食言來搶頭啖湯,筆者以為該為他叫好。無論港交所這一25年來的重大改革,還是A股CDR的胎動,通過監管者的不懈努力,兩地資本市場正煥發出青春,展現著其前所未有的開放和包容魅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