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昨日A股市場出現的異動,業界普遍認為內,貿易戰是一個主要原因。但是,短期股市的波動,不會改變中長期穩中求進的趨勢。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經濟金融風險正在逐步釋放,A股市場不具備持續下跌的基礎。
“近期市場劇烈波動,是由幾方面原因疊加的。”惠理基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放眼今日全球來看,中國依然有巨大優勢。
在惠理基金看來,中國實體經濟表現并不差,但是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持續放緩,結構性去杠桿過程一些打破剛兌現象令市場對經濟預期比較悲觀。同時對于中美貿易戰,市場進一步反饋悲觀預期;客觀上500億美元第一步加稅對中國影響不大,但未來貿易戰大概率會來回反復,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找到和解的平衡點。
A股異動是受貿易戰影響
“昨日影響市場的主要有兩個因素。”博時基金認為,一個是貿易戰,美國聲稱將加大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的范圍;另一個是金融監管趨勢下經濟后續走勢。短期來看,貿易戰后續走勢的確較難把握,但針對內需的相關政策有望后續延續調整,市場對國內需求的預期有望獲得改善。
“從目前形勢來看,中美貿易爭端短期內很難解決,并且可能進一步蔓延到更廣泛的領域,因此引發了投資者對國內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長期擔憂,這種擔憂情緒在市場上的釋放是昨日A股市場大跌的最重要原因。”富國基金認為。
在高毅資本看來,中美貿易摩擦的進一步演進,中美貿易順差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美國對于中國崛起的擔憂和制約。
“當前市場的下跌,雖然有理性的避險成分,但也有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千合資本認為,雖然中美貿易爭端仍在發展中,但是要看到的另一個事實是,中國經濟正在轉向內需驅動型,依靠內需、消費升級的趨勢愈發明顯。對于中國這種有著巨大回旋余地的經濟體而言,貿易爭端即使按照最嚴重的情景考量,影響也遠遠比過去小,對于經濟的影響可以通過擴大內需來補償。
工銀瑞信金認為,長期來看,中美間的貿易摩擦大概率將更多是插曲而不會是主旋律。當前美國政府對中國采取的對抗式政策,不會動搖中國向創新驅動增長模式轉換的決心和信心,還將激勵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主動投入到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中去。
惠理基金表示,放眼今日全球來看,中國依然有巨大優勢:穩定的政治環境、14億人口的巨大內生消費市場、較健全的工業制造體系、互聯網行業優勢等等。同時具備以上幾個優勢的,體量又較大能夠承載全球資本的經濟體其實非常少。今日全球每個經濟體都面臨各自的問題,保持定力,堅持改革才是最佳出路,許多問題需要各國攜手,以鄰為壑無助于解決問題。
經濟穩中向好市場運行具備核心基礎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5月份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
對此,業界認為,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未來資本市場健康運行具備核心基礎。
短期市場大跌更多反映內外悲觀情緒的宣泄。優秀公司的基本面受貿易戰和去杠桿影響不大,盈利可預見性較高,且從全球資本市場比較來看估值處在偏低水平。
博時基金稱,當前我國經濟的良好基本面并未改變,且經濟具有韌性強、回旋空間大的特點,具備保持穩定增長的巨大潛力和堅實基礎,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仍是在動態均衡發展中砥礪前行。
“股市未來的漲幅需要和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長有較好的匹配,這決定了未來國內股市仍然有穩中求進的基本面基礎。”博時基金表示。
匯豐晉信基金認為,從基本面的角度,經濟雖有放緩但整體低波動,不具備失速風險,這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最大基礎。“我們認為2018年的經濟增速溫和放緩,經濟結構的改善依然是亮點,整體并不具備失速風險。”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基本面穩定,內需對經濟拉動不斷提升,黨的十九大對下一步改革開放已經做出了全面部署。A股市場杠桿率與整體估值都遠較2015年同期健康。自上而下觀察,大可不必悲觀。”朱雀投資表示,因此,我們傾向于認為在當前社會經濟整體穩定的背景下,市場的恐慌性大跌,恰好為價值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布局良機。
重陽投資認為,今年以來,由于銀行表外融資持續萎縮,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放緩,但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好于預期。這既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也表明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對融資的依賴度大幅下降,經濟增長的質量越來越高。
“在經濟基本面穩定的情況下,A股市場在各種短期因素的影響下持續走弱,投資價值日益凸顯。”重陽投資稱,從絕對估值水平來看,截止6月19日滬深300指數TTM市盈率已經降至了12.33倍,接近2016年市場“熔斷”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國內投資者不斷拋售A股的同時,今年以來陸港通累計凈買入金額超過1600億元,是陸港通開通以來過去三年累計凈買入金額的58%。事實上,除了A股納入MSCI外,A股市場相對于海外市場的估值優勢是外資持續流入中國的最重要原因。
同時,去杠桿政策降低系統性風險,中長期利好資本市場。短期來,看去杠桿政策確實可能造成一定程度和某些領域的陣痛,這也是經濟轉型升級和擠掉泡沫過程中必經的過程。在夯實發展基礎、筑牢風險屏障后,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將迎來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大發展。
不必過度解讀短期波動
“在資本市場本身,我們認為不必過度解讀短期的波動,而是應當關注著眼于中長期的積極變化。”招商基金認為。
今年以來,長期資金持續入市,一系列制度建設陸續到位。A股正式納入MSCI,并且權重有望逐步調高;滬港通、深港通持續凈流入,年初以來累計已超1500億;外管局取消QFII匯出限制,進一步消除外資的擔憂;基本養老委托投資進入正軌,養老金第三支柱也在加快建設。而長期資金的入場,除了基礎設施的完備之外,A股估值的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
千合資本認為,從長期來看,資本市場的投資收益一方面來自于估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依靠優質企業的盈利增長。隨著中國經濟逐漸進入成熟穩定期,各個行業正在呈現龍頭企業優勢逐漸擴大的現象,因此,中國的優質藍籌企業正在迎來行業格局穩定、競爭優勢強化的投資甜蜜點。
“在當前位置,集中了中國優質企業的A股市場整體下行風險是有限的,但優質企業長期的上行空間遠遠大于下行風險,值得長期投資者適時入場布局。”千合資本稱。
工銀瑞信基金認為,短期A股市場面臨的內外部擾動因素仍難消除,但中期維度來看,A股投資機會明顯大于風險。
對此,工銀瑞信基金從四方面加以解釋:首先,開年以來宏微觀數據均顯示國內經濟增長保持極強的韌性,企業盈利增速仍然維持較快增長。其次,在金融去杠桿已經初顯成效的背景下,特別是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雙支柱調控框架健全完善的背景下,預計未來的流動性環境將較去年邊際改善。再次,當前高層堅定推進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將為市場中長期風險偏好改善奠定堅實基礎。最后,當前A股主要指數估值低于歷史均值,估值的吸引力正在體現。、
博時基金認為,在前期恐慌情緒宣泄后,考慮到經濟基本面仍然相對穩健,目前市場估值水平的估值水平相對合理,市場整體仍有明確的投資價值,傳統藍籌、新興成長都有一定的投資機會。投資者需要的是對市場中短期一定的耐心及對國家未來發展中長期持久的信心,堅定長期投資的力量。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