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對2014年《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進行了修改。新規將對重大違法經營的公司起到極大震懾作用,新增的公眾健康安全條款簡直就是為長生生物量身定做,足以直接將長生生物紅牌罰下。長生生物的一系列違法違規和證監會退市新規中的“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情形相符,已觸發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條件,退市或在所難免。
在原退市制度下,對于長生生物這類涉嫌重大違法的企業只能以信息披露違法退市,但調查信息披露違規曠日持久,同時威懾力不夠,部分嚴重違規的上市公司依舊我行我素,新規定的威懾力明顯增強了。
退市新規還有一個亮點,就是落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強調其應當配合有關方面做好退市相關工作、履行相關職責的要求。就是說,企業退市高管應承擔必要責任,履行相關職責。那么,這些退市過程中的相關工作包括哪些呢?筆者認為,最關鍵的是大股東和高管在退市過程中應不打折扣地賠償投資者損失。
退市公司賠償投資者損失是重中之重,不能讓普通投資者為違法經營的企業退市買單,而是讓大股東和企業高管們為違法行為付出代價。為讓投資者及時得到賠付,我們過去創新性地實施了大股東和券商先行賠付制度。該制度第一例是萬福生科造假上市案,保薦機構平安證券提出先行墊付賠付受損投資者。后來幾經演變,管理層將此作為強化投行風控的一種約束手段,在項目發行時由保薦機構公開進行承諾。
為讓大股東和高管賠償投資者損失,需要做到兩點:一是進行司法凍結和財產保全,不能讓大股東轉移財產,到時候來個“金蟬脫殼”,以沒有錢為理由來推卸責任。以ST慧球案為例,雖然這家公司還沒有退市,投資者索賠的案由是虛假陳述,但投資者索賠相當困難,面臨贏了官司拿不到錢的困局。另外,證監會對鮮言下達了超過34億元的罰單,到現在也拒不繳納罰款,還上了老賴黑名單。
相關部門吸取了教訓,這次長生生物案做得就很到位。公安機關依法對長春長生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6名涉嫌犯罪人員刑事拘留,同時凍結涉案的企業賬戶、個人賬戶。如果將來長生生物真不出所料退市,先期凍結的長生生物賬戶和大股東個人賬戶可以保證投資者拿到賠償。據2017年報,長生生物的現金流相當充沛,其他流動資產中的理財產品高達20億,占據了資產總額的45.52%。凍結20億理財產品,估計足以保證投資者的理賠需求。
第二點就是讓退市公司回購股份,如果大股東早把財產轉移了,這也是一紙空文,因此也需要提前凍結企業賬戶、個人賬戶。在所有新股的IPO招股說明書中,都列有“股票回購”承諾專項條款。可到了真要回購股份時,個別上市公司當起了“老賴”。當時,欣泰電氣發布致歉公告:“由于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步履維艱、資金緊張,導致公司按照上述承諾實施股份回購存在現實困難。”
一句經營困難,欣泰電氣就一筆勾銷了股票回購承諾。我們可借鑒當初我國香港地區的洪良國際案,大致程序是這樣:發現欺詐后立即停牌、凍結募集資金、凍結洪良國際及其四家全資附屬公司金額達9.974億港元的資產、判決命令回購股票、勒令退市,以被停牌時候的股價2.06元向7700名中小投資者回購股票,合計10.3億港元。
在退市新規中,沒有專門提及股份回購,可能是考慮到企業IPO時已經在招股書中做出了承諾。但筆者認為,還是應該專門列出“上市公司退市時必須履行IPO股份回購義務”的條款,并對回購的資金、細節做出詳細規定,同時明確保薦機構是否具有回購連帶責任,以及退市公司拒不履行回購義務的懲罰措施。另外,退市制度修改時,需要增加“退市公司賬戶和個人賬戶凍結”的專門條款,讓其制度化,防止退市公司提前轉移財產。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