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獲批。作為首批獲批的公司之一,易方達基金在社?;鸸芾?、企業年金基金管理等方面早已取得優異成績。2016年,易方達與歐洲最大的養老金資產管理公司荷蘭APG簽署合作意向,開啟雙方在養老金市場和資產管理等領域的長期互惠合作。去年年底,兩家公司聯合推出遵循國際市場可持續與責任投資框架及標準的、投資于中國A股市場的養老金管理產品。
近日,APG資產管理公司全球資本市場投資總監RonaldvanDijk一行到訪易方達基金。RonaldvanDijk認為,中國市場規模非??捎^,各個行業都存在值得投資的優質公司,市場回調可能會帶來機會。
踐行責任投資
作為目前歐洲最大的養老金管理機構,APG在養老金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APG國債業務總監SandorSteverink介紹,APG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進行養老金管理,最初只專注于低風險的投資,但隨著經驗的積累,APG也開始考慮風險更高的產品和更多的投資類別。他認為,對于養老金的投資,要從低風險的投資環境開始。
“在市場上取得先機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的成功經驗之一。”RonaldvanDijk表示,不僅養老金投資方面起步較早,APG也是最早參與對沖基金以及股票投資的機構。“目前我們在中國的投資策略也很積極,計劃加大對于中國市場的投資。”他認為,養老金的投資非常復雜,要滿足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就必須做好投資決策和投資分析。
除了養老金方面的積累,APG也一直倡導責任投資并踐行ESG的投資原則。比如,在環境方面,APG所投資的項目要滿足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在社會責任方面,避免投資生產具有爭議性武器的公司等。RonaldvanDijk表示,在財務分析中納入ESG原則,有助于評估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從而獲得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SandorSteverink也表示:“中國幾年前開始推行綠色金融,我認為這將在未來吸引更多債券投資,尤其是來自海外投資者的投資,帶動并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對于投資者及債券的發行者來說都是利好的。”
立足于長期投資
據了解,去年年底,APG與易方達聯合推出遵循國際市場可持續與責任投資框架及標準的、投資于A股市場的養老金產品,由雙方共同進行投資管理。該投資組合踐行長期的責任投資理念,投資標的都是高質量、在ESG方面有良好表現的上市公司。RonaldvanDijk表示,APG著眼于5年至7年的長期投資,所以未來還會加大對于這個產品的戰略投資。同時,雙方目前正在合作設計基于責任投資原則的固定收益投資策略。
對此,易方達基金董事總經理、固定收益投資部和固定收益研究部總經理胡劍表示:“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推進綠色債券的發展,也有很多鼓勵責任投資的政策相應出臺,但責任投資對中國市場來說還是相對新生的概念。無論是業績還是投研體系,易方達的固定收益投資都處于行業領先位置,但一個符合國際理念的投資策略將有利于易方達的投資管理走向更加成熟的階段。我們非常重視與APG的合作,同時也相信這將對國內的戰略投資以及機構投資者帶來深遠影響。”
“中國的各個行業都有其相關發展戰略,而且中國的市場規模是非常可觀的,所以我認為在各個行業都存在機遇,都存在值得投資的優質公司。”RonaldvanDijk談到A股市場時表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面,可能有一些領域的公司收益不太好,但這也可能會給我們新機會,讓我們可以以比較合理的價格去投資這些公司。”
對于債券市場,SandorSteverink表示中國債券市場過去十年發展非常迅速,只是在近一年增速有所放緩。他認為增速放緩是暫時的,很快將會重新回到一個高速增長的軌道。長期來看,中國的債券市場未來或許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中國債券市場與全球債券市場的相關性相對較小,這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從而獲得更高、更穩定的收益。
RonaldvanDijk還表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國際投資者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配置,全球許多知名指數公司都將中國A股納入相關指數,中國將會在未來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