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許偉
滬指再度踏上3000點時,資金入市情緒高漲,尤其是新發公募股票型產品持續熱銷,顯示出居民資產朝著股票配置的趨勢在加速。目前,嘉合基金正在發售一款靈活配置型基金——嘉合穩健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該基金以價值投資為主線,堅定擁抱A股核心資產和消費龍頭。對于A股后市如何看?《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嘉合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李國林。
投資要擁抱核心資產,龍頭企業
談及投資的底層邏輯,李國林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疫情暴發以來,各國央行不斷向市場注入超量流動性,反映在股票市場上就呈現為資產荒和龍頭效應。不論是美股,還是A股,核心資產不是已創新高就是在創新高的路上。后續為了穩住經濟,緩解社會矛盾,全球持續性寬松是一個長期基調,股市上的資產荒和龍頭效還會持續很久,所以股票投資思路就應是選對好生意的好公司,長期堅守龍頭股。”
“股票投資要識別好生意、好公司。好生意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越做越大,二是越做越掙,即規模做大后還是很掙錢,一個衡量指標是高ROE。”李國林如是說。
他認為,股票投資中的風雨不可避免,但也無須畏懼,投資好生意的好公司,自然會有一份力量支撐我們走過去,獲得長期優秀投資回報,而不是頻繁地追逐市場主題熱點。
A股核心資產經過這幾年持續上漲,估值已不算便宜,怎么看當下估值?還有多大的投資空間?李國林分析稱:“2016年以來,核心資產的價值回歸已經將明顯的投資洼地基本填平,似乎機會不多。但是投資要向前看,也是與債市、房市對比著看。如果向前看,看得更遠些,好公司的股價被盈利推著向上的空間依然是很大的。我們有一張測算表,是茅臺、恒瑞和格力在過往十多年的里股價和盈利的對比,可以看到這三家公司過去十多年股價價持續上漲的動力來自于盈利推動,力度達到90%以上甚至更多。”
李國林說:“展望未來,A股消費這個賽道依然有著巨大的投資空間,未來十年十倍的消費類公司出現數十家的可能性相當大。從數據來看,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1.16萬億元,與美國相當。但從消費人口規模來看,2030年中國總人口和可支配收入在1萬美元以上的人口數量將是目前美國總人口、中產階級及以上人口的4.4倍和3.4倍。所以中國的消費市場規模10年里繼續擴張4-5倍是最保守的估計。而目前美國股市中市值超萬億的消費類公司28家,中國股市中市值超萬億的僅茅臺一家,所以未來A股出現數十家超萬億的消費類公司是完全有依據的。”
下半年A股看平衡市,但結構更精彩
展望下半年的A股行情,李國林堅信自己的判斷。他認為:“牛市只有兩種情況下會發生:一是經濟全面向好,二是大規模放水。但目前來看,這兩個條件都不太具備。當前國外疫情形勢仍復雜,經濟快速恢復的可能很小,在疫情長期存在的影響下,經濟增長率的中樞大概率會下降一些。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明顯呈現出控制節奏取向,觸發央行采取謹慎態度的不僅僅是為后續的風險留一些應對空間,更有一個值得防范的點是地產泡沫再度抬頭。此外,美國大選臨近,中美關系的走向,也會壓制市場的風險偏好。”
綜上,李國林認為,下半年是一個平衡市,但結構性行情還是非常精彩。結構性行情的主線,確定性大的還是三條:一是以受益于疫情的行業及其龍頭股,主要為消費類、互聯網和云計算等;二是持續受到政策支持的進口替代類的戰略性高科技產業龍頭股;三是具備全球競爭力、盈利能力穩定的中國核心資產。
“我們的投資風格,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跟隨時代、價值投資,擁抱龍頭、有所不為。跟隨時代是第一位的,因為我們基金經理并不創造財富,創造財富的是優秀偉大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之所以創造財富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李國林表示,在股市中征戰,要以價值理念為基礎。要充分認識到市場可怕和無情的一面,人性的弱點在這無情的市場中會被放大被強化。所以要從價值出發,而不是從投資出發,以價值來保證勝率,勝率第一,賠率第二。而擁抱龍頭,是順應這一時代的最優選擇。
(編輯 張明富)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08:36 | 新希望4月份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 |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