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語焉不詳”遭監管部門“靈魂拷問”,此后,公司業務“成色”才得以浮出水面。
例如,10月份以來,豪美新材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多次披露獲得問界汽車訂單的信息。對此,深交所向豪美新材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關于汽車輕量化業務的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等。而后,豪美新材“改口”稱,公司僅是整車廠的二級供應商或三級供應商,且來源于問界的業務營收占比較少。
無獨有偶,10月份,減肥藥司美格魯肽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百花醫藥多次對外發布減肥藥相關信息,但在監管部門督促之后,公司方才披露“僅開展了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項目的合成路線篩選、小試試驗啟動前期研究工作,后續研發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目前沒有任何客戶向公司委托研發,公司無相關藥品生產和銷售。”此外,公司在回復中涉及的“在研項目中有一項減肥類產品”,僅有奧利司他膠囊。
豪美新材、百花醫藥這類“語焉不詳”的信息披露,初期給予市場的有效信息有限,并往往以兩種形式出現:其一,“猶抱琵琶半遮面”式信息披露,即公司確實與二級市場熱點題材存在關聯,但對技術掌握程度、該項業務對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貢獻程度等遲遲不予披露;其二,“虛虛實實”式信息披露,即公司披露業務的部分事實,而將市場關心的關鍵點模糊化披露,顧左右而言他。
A股市場熱點題材此起彼伏,信息披露“語焉不詳”也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其背后是否存在違規行為值得深究。股價大幅波動背后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熱點的情形?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行為?是否有提前買入、伺機賣出行為?是否存在配合減持套現的嫌疑?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項加強監管,旨在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資本市場環境。對于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行為,監管部門已經采取監管措施對上市公司進行約束規范。相信隨著監管的加強,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時將更加謹慎。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不要等到監管部門“靈魂拷問”,才向市場披露更為全面客觀的信息。而應在熱點題材面前,主動把事情說清楚,充分提示風險,給投資者呈現一個真實真誠的上市公司。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