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最近一段時間,ST股表現亮眼,“殼”資源板塊持續高調上漲。究其原因,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受并購重組“新政”利好消息影響,ST概念、“殼”資源概念等小市值股票才會出現批量漲停現象。
筆者認為,“殼”股的定價,還是要讓市場來決定,要發揮市場定價機制的作用。僅僅依靠概念進行炒作,是行不通的,股價上漲也是不會長久的。
長期以來,一些投資者熱衷于炒作“殼”股,并且對此樂此不疲。因為上市公司在被借殼之后,往往能夠收獲巨大的漲幅。究其原因,其一是上市公司被借殼之后,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公司價值得到重估;其二,上市公司被借殼,公司股票往往會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和資金追捧的對象,復牌后,股價或會在短期內急劇上漲。
筆者認為,投資者熱衷于炒“殼”概念股,這是不理性的表現。而要扭轉這種過度炒作“殼”資源和“殼”股的局面,還是要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從完善基礎制度方面入手,進而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
怎么做?筆者認為,一方面要保證企業上市渠道的暢通,緩解上市公司資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
試想一下,如果企業有更多的渠道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誰還會去走借殼上市這條路?“路”多了,“殼”價值自然就下降了。
同樣,要讓達到退市標準的公司及時退市,擠壓垃圾“殼”和偽“殼”的生存空間,不給“殼”資源有炒作的余地,“殼”的價值沒有了,炒作“殼”股的熱潮就會褪去。
在這方面,監管層加強了執行力度,完善了相關落地舉措,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公司退市。既有因為財務指標不達標而退市的,也有因為財務造假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強制退市的,還有因為股價連續低于面值而被強制終止上市的。
除了加強退市,最近一段時間監管層多次就并購重組發聲。于是,有觀點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ST股、“殼”概念股高調上漲。在筆者看來,兩者之間有聯系,但也存在一些炒作的成分。
比如,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這是支持優質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之舉,因為在IPO申請被否的企業中,不乏公司治理規范、盈利能力良好的企業。通過重組和借“殼”,實現雙方的資源互補,進而實現“1+1>2”的效果。但是,如果那些資質較差的企業試圖繞道并購重組登陸資本市場,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總之,筆者認為,要把“殼”股的定價權交給市場。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炒作,是不可取的。畢竟,在一系列的制度護航下,那些估值千金實則一文不值的“殼”公司終會現出原形。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