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國家發改委以及地方政府最近一段時期火速審批、快速上馬一批重大新型項目,10月份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終于停止了下滑。據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7%,增速比1-9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盡管如此,與去年同期15.85%的增長速度相比,今年1-10月3.5%的增速依然顯得非常不好看。
基建投資不僅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壓艙石”,更是經濟增長的“晴雨表”。統計資料顯示,前10月5.7%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5%,跌破了持續近三年的6.7%-6.9%區間,并創下了近10年新低。在外圍出口環境壓力可能繼續增大以及未來經濟下行風險依舊存在的前提下,今年的剩余時間以及即將到來的新一年保持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穩定增長的任務就顯得格外突出。
物理形態投資的減速背后是貨幣供給形態的收縮。央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28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716億元,且不及前一月的1/3,其中除了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腰斬以及廣義貨幣(M2)持平6月創下歷史最低增速外,包括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以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內的表外融資也是全線收縮,同時企業債券凈融資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凈融資不約而同地減速斷檔。這樣的結果對于嗷嗷待哺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來說顯然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
當然,在總體增速下滑以及不少地方出現不應有空擋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基建投資的許多健康性亮點。首先是區域投資分布的優化,與前10月北京和天津兩地基建投資同比大幅下降完全不同,中西部省份基建投資增速則高出了全國基建投資增速3.1個百分點,其中像云南、貴州、河南等省份基建投資均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少數中西部省份的基建增速甚至超過了30%。另外,前10月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超過3萬億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7100多億元,同比增長10.1%,同時中西部地區開工并累計完成鐵路基建投資2400多億元,占全國鐵路基建投資的69%。看得出,無論是在地區性“補短板”還是行業性“補短板”方面,基建投資發揮了比較充分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前10月民間投資實現了8.8%的增速,高出全部投資增速3.1個百分點,表明民營企業成為了穩投資的一個重要支撐力。
由財政資金、銀行貸款、政府債、企業債和民間投資等組成的資金供給方陣無疑是基建投資得以扎實推進的根本,但須面對的現實是,“去杠桿”還會選擇新的力度繼續推進,貨幣政策仍將堅持不搞“大水漫灌”,財政政策還要提防增加地方政府隱形債務,且在經濟下行通道中,銀行勢必會進行順周期管理,自覺收縮信貸擴張,所有這些都決定依靠增量資金推動基建投資的可能性空間上非常狹窄,相反,最大程度地調配與激發存量資金將是一種不二的選擇。對此,有必要明確以下需要調整的四個政策維度:
首先是中央財政赤字的比率調整問題。中央財政有必要將2.6%的赤字率提高至3%左右,在加大財政政策對穩投資與穩增長支持力度的同時,實現“平衡型財政”向“功能性財政”的轉變。
其次是地方政府債券的結構調整問題。地方政府債券是地方基建投融資的最主要來源,不過,由于發行規模存在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券作用于基建投資的量能也將受到抑制。對此,可以通過壓縮一般債券規模而相應增大專項債券規模來放大對基建投資的作用力。
再次是城投債的增量調整問題。城投債融資是地方基建投資的重要補充,而且城投債的投資方向也與“補短板”軌道基本契合,但在“去杠桿”的政策導向下,最近三年城投債的發行規模卻逐步收緊。服務于穩健推進基建投資的需要,城投債發行今后可以適度踩大“油門”。
最后是PPP的參與主體調整問題。在所有推動與加強基建投資的基本方式中,PPP應當是最優化選擇,之所以如此,除了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參與其中外,還能夠最大限度調動社會資本的力量。政府PPP基金應積極探索與民營資本合作的模式和路徑,對民營企業參與的PPP項目要給予傾斜,不能只投大不投小、只投國有企業參與的不投民營企業參與的PPP項目。此外,要擴大PPP項目的資產證券化比例,暢通民營資本的退出渠道,徹底消除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的后顧之憂。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