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月22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講話,為金融業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應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與此同時,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股票市場化發行以及發行上市后的持續督導和嚴格的退市制度,有望成為2019年重要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
深化改革做大做強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中國經濟成熟度的提高,金融脫媒趨勢日漸明顯。過去一年多時間,監管層努力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說明服務實體經濟不能完全依靠銀行機構,應更多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就金融行業而言,在從去杠桿向穩杠桿過渡的背景下,加快建設和完善各項制度有利于顯著發揮資本市場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成熟的資本市場能夠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對改變債務驅動經濟的發展模式有積極作用,有利于經濟全局性的去杠桿。以銀行為核心的融資體系在工業化時代能快速推動經濟騰飛,但難以滿足后工業化時代的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需求。而資本市場的內核是“優勝劣汰”,能使資源快速優化配置,使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經濟效益,對當前的經濟轉型升級更為有利。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本市場是我國金融發展重點所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首先,制度的形成和執行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其次,資本市場發展需要透明,信息對稱和充分公開是防止制度套利和監管套利的關鍵。第三,資本市場發展需要開放,資本流動和國際競爭是我國資本市場高速成長的壓力和動力。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股權融資可以通過資源配置、價值發現、風險分擔等功能,彌補傳統信貸的不足,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還可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股票市場化發行以及發行上市后的持續督導和嚴格的退市制度,有望成為2019年重要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這有利于增強市場股權融資功能,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強化價值投資理念,有助于股市長遠健康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多管齊下增強金融服務能力
“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之一。”交通銀行(5.67+0.35%)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國有銀行正在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但實際上中小微企業和大型銀行及金融公司的客戶定位不匹配。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金融機構風險偏好較低,更愿意將資產投放到國有、大型企業,對民營企業的投放則非常謹慎。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客戶定位以小微為主,可以“門當戶對”地服務中小微企業。
連平認為,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應改革金融機構經營機制。長期以來,金融機構在風險偏好作用下形成的理念和業務流程更適合國有大型企業,這與實體經濟結構轉變不符合。目前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較高,中小微企業數量也較多,從金融供給的角度看,金融機構應適時調整完善體制機制。此外,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需進一步完善,真正按照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運作。
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還要從整體上優化融資體系。潘向東認為,應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一方面,應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另一方面,應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消除對民營經濟的各種隱性壁壘,重點解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的問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解決民企融資難題,要更多依靠市場化手段。利率市場化是第一步。如果利率不靈活,比如要求所有的貸款利率都在基準貸款利率附近,那么金融機構就缺乏動力給民企、小微企業進行貸款。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規則是成本覆蓋風險,民企規模小、不確定性大、風險較高,向它們提供金融服務的成本相應也較高。
此外,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需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原則,金融業擴大開放舉措正加速落地。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之前表示,只有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才能增強金融的競爭與活力,增強資金的有效供給,增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有利于穩投資、穩就業、穩信心。同時,提高資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從國內外市場聚集更多資本,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20:28 | 佳隆股份:公司的醬油產品可借助公... |
20:28 | 佳隆股份:公司的醬油業務正在按計... |
20:28 | 佳隆股份:公司醬油產品預計下半年... |
20:28 | 佳隆股份:企業的經營業績受經濟環... |
20:28 | 江波龍: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股... |
20:28 | 江蘇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20:28 | 潔美科技: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 |
20:28 | 津膜科技: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0:28 | 凱中精密:截至4月30日股東人數為3... |
20:28 | 立昂技術:截至4月30日股東總戶數... |
20:28 | 聯創電子: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宏觀... |
20:28 | 聯創電子: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