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昨日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無疑吸引了全球目光。報告中關于中國資本市場的有關要求,更是備受資本市場各方高度關注。
報告與資本市場相關的內容很多,直接談及資本市場的就有三處。
報告第一部分“2018年工作回顧”中,談及“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時,特別提到2018年“及時應對股市、債市異常波動”。
報告第三部分“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中,則有兩處提及。
一是談及“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的動能”時指出,要“進一步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具體要求“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機制,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
二是談及“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時指出,要“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具體要求“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如此濃墨重彩談及資本市場,聯系到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等新要求,再聯系到今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論述,可以認為,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體系已全新定位,中國資本市場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具體分析這次政府工作報告關于資本市場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有的是全新要求,有的是進一步強調,卻無不體現出中央對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重視。
報告指出,要“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在從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角度來認識資本市場的大勢下,可以預計今年資本市場在基本制度上一定會有重大進展。諸如科創板的制度設計、注冊制的制度設計,以及為未來全面施行注冊制對《證券法》的修改。
目前,科創板、注冊制的制度設計正緊鑼密鼓推進。關于《證券法》的修改,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日前已公開表示將在今年進行。
關于“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筆者注意到,“多層次資本市場”此前已連續六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是第七次出現。
從具體表述看,從2013年、2014年的“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到2015年、2016年的“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再到2017年和2018年的“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今年則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今年相較2016年,增加了“穩定”二字,這與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總基調一致。
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股權市場已基本形成以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新三板等場外交易為底座,以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為塔尖的“正金字塔”架構,但亦有美中不足的短板領域,即難以滿足高成長、輕資產、利潤滯后的高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
正在加緊籌劃的科創板,無疑從上市制度和交易制度上,都抓住了當前資本市場的痛點。從服務對象上,科創板與現有的證券市場也能夠形成互補,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對于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無疑具有重要的先行先試意義。
“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連續兩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樣值得高度關注。
直接融資既包括股權融資,也包括債券融資。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無疑有助于穩定我國宏觀杠桿率,更好地支持創新企業發展。而注冊制改革對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又是非常關鍵的一環。通過注冊制打破原有的核準制,將更加有利于還原市場屬性,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注冊制在科創板先行先試之后,未來必將在其他市場穩步推廣開來。這已成為業界共識。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這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最重要的基調,亦即最重要的基本面。
把握大勢,尋求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為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讓我們勠力同心再出發!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