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
以特定倍速拍攝一座繁忙的立交橋,你會發現,眼花繚亂的車輛流動背后,其實一切井然有序,這就是樞紐的力量!
“促進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更好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的表態,也是對資本市場發展目標的明示。筆者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資本市場的樞紐功能和職責也在與時俱進,其內涵也在被重新定義。
首先,從首次被提出到如今被高規格承諾,19個月以來,“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的階段性目標逐步落地,同時也被不斷賦予新內涵。
“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的提法最早出自2018年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至今接近19個月。上述會議強調,“資本市場關聯度高,對市場預期影響大,資本市場對穩經濟、穩金融、穩預期發揮著關鍵作用。要堅持市場化取向,加快完善資本市場基本制度。前期已經研究確定的政策要盡快推出,要深入研究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會議余音尚在繞梁,資本市場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服務已經升級——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于2018年11月初起步并在260天內照進現實,“深改12條”重點改革措施漸次落地實施,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利啟動,新三板改革啟動掛牌精選層審核……
今年以來,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復雜。2020年4月7日,金融委召開第二十五次會議,再次強調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易會滿主席也表示,證監會在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自覺把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放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大局中去統籌謀劃。
于是,在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方面協同創新發展“樞紐功能”,成為資本市場所有市場主體的新課題。
其次,資本市場之所以被賦予“樞紐”定位,是因為其在資源配置中有著引導撬動作用,可以吸引資金、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廣泛參與。在落實“六穩”“六保”要求,能夠強化逆周期調節,甚至是預先布局提前應對。
從疫情對于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沖擊來看,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均展示了一定的獨立性。應該說,資本市場的“先手政策”發揮了其樞紐功能。
無論是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企業年報披露延期、股票質押和融資融券業務等的“柔性”政策安排,還是為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盈利特點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量身定制主板、中小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等不同的承接板塊,或是優化再融資、減持、退市等基礎制度以及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每一個舉措都“牽一發而動全身”,帶動著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也因此,雖然疫情防控任務依然不能掉以輕心,但市場對上市公司乃至中國經濟的“秋收”依舊充滿信心和期待。
第三,資本市場的“四維加力”,講述了從支持實體-法治供給-改革發展-放管結合的“立體引導”,實現了引導效果的乘數效應。
正如易會滿主席所言,發揮樞紐作用,資本市場要在四個方面“加力”:一是在支持經濟恢復發展上持續加力。資本市場要積極發揮要素資源配置樞紐、政策傳導樞紐、風險防范化解樞紐和預期引導樞紐等重要作用;二是在推進新證券法的貫徹實施上持續加力。新證券法對于提升資本市場治理能力,優化資本市場發展生態,具有里程碑意義;三是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上持續加力。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合理把握改革節奏和時機,抓緊推出有利于更好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的改革措施,確保“深改12條”有序推進、漸次開花;四是在優化放管結合和改進服務上持續加力。這是市場化法治化改革的應有之義,也是激發市場活力、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治本之策。
這四個維度的“加力”涵蓋了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職能切口,彼此配合、彼此成就,強化經濟發展的張力以及面對復雜情況的韌性。
有序、高效,善解復雜之局,這正是經濟發展奔涌中忙而不亂的樞紐——資本市場特質所在。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