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俊
今天是2021年高考首日,出征考生1078萬名,比去年增加7萬名,再創歷史新高。
僅按“421”家庭模式計算,這都是一個讓6000多萬家長“故作淡定”的日子。如果不考慮去重因素,盡管這6000多萬“教育投資者”只是中國1.8億證券投資者的1/3,但這一天,高考考場與證券市場,誰是C位毋庸置疑。
高考第一科是語文,午市收盤后,今年的作文題目將會不出意外地登上微博熱搜。
盡管作文被調侃為數理化已“渣”的成年人唯一能看懂的題目,但更大程度上緣于,相比于數理化,作文與時代更同頻,其往往是社會熱點議題的折射。
31年前的1990年,距離微博誕生還有19年,那年的作文題目是: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其中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媽媽,這里是個壞地方!”“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為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會,另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媽媽,這里是好地方!”“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為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望著那個被刺破指頭的孩子,母親陷入了深思。根據材料中第一個小姑娘說法,聯系生活實際,自選角色,自擬題目,展開議論。
母親可以陷入深思,考生可沒時間多想。事實上,寫篇600字關于“玫瑰和刺”的思辨,對于備戰三年的考生并非難事,但類似議題同步于現實社會,實際操作談何容易。
1990年的高考結束4個月后,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首任總經理尉文淵敲響了開市鑼。作為當年“白手起家”的印證之一,連鑼都是臨時從雜貨鋪淘來的。敲鑼的尉文淵是恢復高考后的83屆畢業生,彼時畢業剛7年。
創辦股市與恢復高考一樣,都曾陷入“玫瑰與刺”的困擾,甚至于哪是玫瑰哪是刺,都莫衷一是,有時更上升到路線之爭。
1992年,拍板恢復高考的鄧小平再給股市定調。
“玫瑰與刺”的本質是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截至目前,證券市場盡管存在各種不完善,但終歸是相對最公平的企業做強之路;高考制度盡管存在各種弊端,但終歸是相對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況且,二者也依舊在持續改進中。
1977年幾十萬考場的鈴聲,成為改革開放的滾滾春雷;1990年上交所的一聲鑼響,成為改革深化的定錘之音。一路走來,在“高考選人+股市選企”的加持下,無數優秀人才與優質企業相融合,打造出航母、衛星、高鐵等等大國重器,打造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資本市場之地位,遠遠超越了梁啟超120年前《少年中國》之夢想。
宏大敘事的微觀層面則是,當人們談論高考時,談論的是什么?何嘗不是對自己漸行漸遠的青春的“代入”——過盡千帆才發現,那段最痛苦最煎熬的日子,才是最美好最金光閃閃的日子。那么拼命的樣子竟是那么的美麗。
無奮斗不青春,雖白發亦少年。從當年許巍的《少年》到今天夢然的《少年》,從“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學期操場,仰望著天空清澈的眼神向著無限的未來”到“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當音樂響起,為國奉獻一生、平均年齡74歲的清華畢業生擼起袖子合唱《少年》時,怎能不讓人動容淚目。
少年不老,Never give up。中國少年,少年中國,加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