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有關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從5月1日開始,6歲以下兒童在廣州市公立醫院看病,包括門診掛號、靜脈注射等在內的408個醫療項目都會加價,價格上調幅度普遍為30%。廣州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價格調整主要是出于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留住兒科醫務人才的考慮。
近年來,兒科看病難問題呈愈演愈烈之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一現象背后的因果鏈條大致是這樣的:兒科看病難是因為出現兒科“醫生荒”;出現“兒醫荒”是因為大量兒科醫師流失;大量兒醫流失是因為收入低、工作重、晉升難;收入低是因為兒科不賺錢甚至虧本;兒科不賺錢是因為兒童患者用藥少、檢查少、利潤低……
順著這個因果鏈接,緩解兒科看病難以及“兒醫荒”,根本之策似乎就是漲價了。實際上,在廣州之前,已有個別地方上調了兒科醫療項目價格。這看上去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當某種產品或服務供不應求時,便有了漲價的底氣和沖動。
可是,醫療服務畢竟不具有完全的市場屬性,而是具有明顯的公益屬性,就跟教育一樣。舉個教育方面的例子:有些老少邊窮的地方缺教師,人們呼吁提高教師待遇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這個邏輯當然沒問題。但是,可曾聽說要通過提高中小學生學費來提高教師待遇,來緩解“教師荒”?好像沒聽說過。個中原因千條萬條,歸結起來只有一條,那就是教育具有公益屬性,不能搞市場經濟“隨行就市”那一套。
提高教師待遇不能通過提高學費來實現,那么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是不是也不應該通過提高診療價格來實現?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應該看到,漲價并不能緩解兒科看病難。市場化產品和服務,可以通過價格杠桿調節需求,提高價格可以抑制需求。但看病不一樣,尤其是孩子看病,完全是一種剛性需求,價格再高也得看。換言之,漲價并不會讓兒童看病的需求減少,在醫療服務供給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兒科看病難將會依然如故,只是患者家庭多花錢罷了。
何況,緩解看病難和看病貴,是目前醫療改革的大方向,或者說是兩個并行不悖的改革目標,不可偏廢。不管怎樣在醫價和藥價之間作出調整,都不應該以增加患者負擔為代價。如果看病難問題尚未緩解,看病貴問題反倒加重,就醫成本增加而就醫體驗沒有改善,恐怕會讓更多人感到不滿。
緩解兒科“醫生荒”以及看病難,漲價即便不是最壞的選擇,也是相當差勁的選擇。提高兒科醫生(還有護士)的待遇,可以通過調整績效考核以及各科室“利益再分配”來實現。醫院是一個整體,不能要求每個科室都特別賺錢,那些不是很賺錢的科室,恰恰體現了醫療應有的公益屬性。醫院在績效考核和利益分配上,可以采取“損有余而補不足”,使各個科室醫務人員的待遇保持相對均衡,這樣兒科醫生的待遇就能大為改觀,不再低人一等。而在職稱晉升方面,制定適合兒科特點的晉升通道,同樣是留住人才的好辦法。
對有關政府部門來說,則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合理規劃兒科設置和醫生培養,在醫科院校擴大兒科專業招生規模,甚至可以考慮像師范生那樣實施免費培養或定向委托培養……緩解兒科“醫生荒”以及看病難需要打出“組合拳”,這套拳法里不應該包括漲價這個套路。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