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寫意畫在所有的繪畫當中難度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寫意花鳥畫,因為它不靠題材取勝,而是靠主題思想、靠藝術表現、靠中國繪畫的基本特點——筆墨語言的內在表現力和它的內美。因此中國花鳥畫的現代化也強調內在的變革,形式必須與內容相協調,這就很難。今天的花鳥畫家都在追求如何將花鳥畫表現得既有內在的美,又有形式感,又有現代感。我覺得大家都在努力,喬宜男也不例外。他在中國花鳥畫的筆墨形式上做了一番探索,這一番探索是有效果的,也比較新鮮。他既跟古人有所不同,也跟同時代的其他畫家不同,這就很不容易。同時他的創新還是建立在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之上的“守正創新”。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張立辰
喬宜男的作品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清、雅、靜、高——清新、雅致、安靜、高格調。喬宜男以前是畫工筆的,現在改畫寫意,轉型非常成功。他把中國文人畫的筆墨意境語言完美運用,在觀察大自然當中,將自己的強烈感受和筆墨語言巧妙地結合起來,融合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語言,在花鳥畫界是有目共睹的。
花鳥畫,特別是寫意花鳥畫的創新是非常難的,但他能夠跨出一大步非常難得,值得敬佩。他的創作有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是他有深厚的筆墨功底,并能將筆墨功底轉化為表現時代精神和個人感受的形式語言;第二是他的畫面結構獨特,符合我們當代中國畫生命的要求;第三是他繪畫的語言形式非常有張力、有力度;第四是他最成功的一點,就是他把中國畫的潑墨、潑彩、潑水靈活運用,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中國畫不一定要濃墨重彩,也可以畫得很淡,他就將淡做到了極致,令人震撼。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一級美術師姜寶林
喬宜男的花鳥畫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將中國文化人文儒道的一種精神體現在了他的筆墨當中。他的繪畫雖然畫的是花鳥,但實際上它更多地反映的是他的人格、理想、追求,更多的是呈現他對時代人文精神的一種追尋和體驗,也是對時代勞動者真善美的一種追尋和體驗,更是對自然深切的體悟和體驗。在筆墨的探索中,他把生活和情感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正是生活和情感鑄就了他在筆墨當中一種深邃的人文思考??梢哉f,他把老子所講到一種赤子之心點點滴滴注入在自己的作品中,使他的筆墨生發出一種濃郁的當代人文景象。
此外,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是有個人獨特的認知和理解的,而這種認知和理解主要體現在形式的探索,這種形式的探索也吸收了一些構成的元素和分割錯位的元素。他創造了自己的繪畫語言,這種繪畫語言是一種平淡醇厚的境界。他的一切筆墨,一切造型都是圍繞著這樣的一種審美理想來生發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田黎明
花鳥畫歷史上大家輩出,在中國畫的三大畫科中是最具傳承性的,同時也是最難有所突破的,所以對于花鳥畫家來說,如何成就自己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必須要創新。我們知道,任何創新都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的,然而對于藝術家來說,傳統是一個偉大的黑洞,它既令你著迷,又吞噬你?;蛟S喬宜男正是在漫長的學習傳統的過程中意識到了這種危險,他所有的墨法、筆法、造型、結構、意境的營造等都來自傳統,雖然中國人為文作畫講究筆筆有來處,但無中生有才是藝術家最偉大的地方。喬宜男自從來到中國國家畫院,每年都在改變,他在痛苦的掙扎中逐漸擺脫了造型和筆墨的束縛,帶來了花鳥畫的一片生機。他作品的新意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是結構新,他超越了寫實主義,以個人的世界體驗創造了中國花鳥畫前所未見的新結構。第二是新形象,藝術家從來都是相信心靈而不相信眼睛的,中國傳統畫家聆聽大自然的風聲、溪水的流淌和鳥叫聲,用心體悟世界。喬宜男在這方面有著明顯的進步,他在無數觀察和體會中,創造出新的形象。第三是新筆墨,即破除傳統的五筆七墨,筆墨源于心靈而非程式,喬宜男近期的作品的筆墨運用基本是源于心靈的。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院長張曉凌
喬宜男先生的近作讓人耳目一新,首先作品量非常大,通過這些作品可以看到喬宜男這些年來在完成中國國家畫院的各項工作以外,還潛心對中國畫做了很多研究、探索,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創作,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大規模展覽。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多年來對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繪畫的研究不斷創新發展,因此今天展出的作品讓人感覺很有新意。從早期傳統的工筆畫創作一路走來,到今天清新、亮麗、輕松、當代的面貌,他用自己獨特的構圖語言,構成了一種中國畫新的形式美感。新創作、新題材、新構圖、新語言、新理解、新表達方式,都是這個展覽值得欣賞和交流的地方。喬宜男的創新立于傳統,立于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立于對新歷史時期國家新發展繁榮的時代特征。他的線條、構成、沒骨表現手法把中國畫的墨韻表現得很好,讓觀眾很驚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里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