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相互寶為代表的網絡大病互助計劃遭遇用戶規模負增長,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相互寶最新的一起公示分攤中,參與分攤人數降至1.03億人,較前一期下滑1.73%。雖然用戶規模仍然龐大,這一下降卻具有較強的標志性意義。這是相互寶參與分攤人數連續兩期環比負增長,亦為首次出現較大程度的環比負增長。
實際上遭遇用戶增長瓶頸的網絡大病互助計劃不只有相互寶。以大型互聯網平臺旗下的互助計劃為例,美團互助用戶數今年也進入下行通道,12月19日用戶數為1546萬。水滴互助更是自2019年起便逐步下行,最新一期分攤會員數1312萬人,不到2019年高點4352萬人的三分之一。
與用戶規模負增長對應的是,大病互助計劃分攤金額在持續上升。一位2019年6月加入相互寶的用戶分攤金額顯示,2019年6月分攤金額僅0.84元,2020年11月增至9.66元。
網絡大病互助計劃大熱之后集體陷入增長困境,主要有四點原因:一是用戶的絕對數量有限,用戶規模在發展初期迅猛上漲后必然會進入調整周期;二是互助計劃是事后分攤機制,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滯后效應導致整體出險率增加、分攤金額上升,進而導致更多健康人群選擇退出計劃;三是網絡互助計劃本身的吸引力下降;四是市場上各類互助計劃數量眾多,“藍海市場”已漸成“紅海市場”。
實際上,網絡大病互助計劃一直就存在會員數增長快但脫落率也高的問題。加入網絡互助的人群有的是一時興起加入,隨著時間推移和分攤次數增加,一些對互助機制理解有限和后續分攤費用預估不足的用戶就會退出,這種用戶特性也推動了網絡大病互助計劃加速洗牌。
誠然,我們需要客觀看待網絡大病互助計劃參與人數下降,但另一方面,更要重視網絡大病互助計劃調整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例如,大病互助分攤人數下降后,分攤金額未來將如何上升?以低門檻為賣點的大病互助計劃是否仍有吸引力?大病互助計劃未來將向何處去?
除了參與人數下降,大病分攤金額問題也如影隨形。一位從業多年的壽險人士分析,根據保險公司的經驗,通常會在客戶投保5年后開始看到有理賠申請,并逐漸增多,互助平臺可能也會有同樣特征,相關糾紛會在互助計劃設立5年后慢慢增多。
從兜底機制來看,保險公司對保戶有破產保護機制。《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規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大病互助計劃則不然。一旦存留會員和需要領取互助金的人群出現失衡,不排除互助計劃面臨調整和結束的風險。
尤其需要關注的是,網絡大病互助計劃覆蓋了逾億人群,雖然不是真正的保險,但內核仍然是管理風險,為促進大病互助計劃的持續穩健發展和防范風險,有規范管理的必要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前既是網絡大病互助計劃的調整期,更是規范化運作的機遇期。一方面,網絡大病互助計劃平臺應該密切關注用戶動向,采取積極舉措保證互助計劃運行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另一方面也應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有業內人士呼吁將網絡大病互助計劃納入監管,進一步規范大病互助計劃的經營管理和信息披露要求。例如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來強化互助行業風險管理,每年由有資質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對互助計劃的人群特點、資金分攤和賠付情況進行精算分析并形成報告,報告對所有會員公開,供會員了解和評估所在互助計劃的運營情況。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