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一鳴
“或者創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術推動型產業,再也沒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這是美國學者比爾·薩波里托的名言,看似殘酷,實則切中很多行業、企業發展的要害。
IT從業者們對此感同身受。在與金融IT供應商艾融軟件的創始人張巖對話過程中,“做研發創新、做新場景……”是他口中的高頻詞匯。
時光回溯至2009年,已是某金融IT上市企業聯合創始人的張巖是同齡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本可以選擇安逸的他卻決定繼續“折騰”,進行二次創業。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是程序員出身,他更喜歡在金融IT領域做新產品和新場景,這理由確實很“程序員”。
事實上,作為業內后起之秀,艾融要生存和發展,也需要不走尋常路。所以,張巖選擇了從創新類項目切入,回避行業以規模、價格進行惡性競爭的情形。
何為創新類項目?彼時正值移動互聯網興起,在2011年~2013年,各大銀行機構亦加緊布局手機銀行APP,這對IT供應商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張巖曾在上家企業代領團隊獲得國內網上銀行七成份額。他在創立艾融之初就瞄準手機銀行APP領域,潛心一年時間繼續研發,張巖認為,自己擅長從銀行和銀行的客戶角度考慮問題,能為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提供引領性的技術開發及服務。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期間在與IBM、Oracle等國際大廠PK過程中,艾融軟件憑借持續研發和自主創新,以及團隊具備大型關鍵商業應用經驗接連中標重要項目。
12年匆匆而過,通過在不同金融領域一個個標桿項目的競標和參與,艾融闖出了自己的路,成為新三板精選層首批掛牌企業并成功募資,自身的競爭優勢亦得以確立:以“平臺級互聯網金融系列軟件+專業設計+100%貼身定制服務”為核心競爭力,專注研究金融業務與互聯網的整合。公司在自主創新方面已取得了235項軟件著作權和12項專利,涵蓋了在線存款、在線支付、在線貸款、在線運營等多條產品線及分布式前端、后端平臺和大數據平臺等技術平臺,未來將在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業務運營、業務營銷和安全體系建設四大領域持續投入等。
艾融的發展歷程也是行業變化的縮影。近年來隨著國內供應商的不斷發展,銀行業IT解決方案業務的國有化趨勢明顯。2011年IBM市場占有率尚排名第三,但是2018年銀行業IT解決方案業務前三大廠商已全部是中國軟件企業。
在此背景下,張巖坦言,當前業務上也出現了忙不過來的情況。他認為,銀行乃至金融IT在創新領域仍是一片藍海,而規模化定制和創新能力一直是艾融的基因,未來在產能擴張后依然大有可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