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部分公司新一屆董事會成員選舉進程中,提名亂戰時有上演。有“加塞提名”的,有“多個蘿卜搶一個坑”的,還有中小股東“逼宮”的。
董事會之爭并非始于近期。近年來,已有多家公司就曾出現過階段性爭奪。同時不能排除類似換屆亂戰今后繼續上演的可能,畢竟上市公司重大決策通常是由董事會決定。
從流程來看,提名是選舉的前提,董事提名是產生董事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從股東視角來看,董事提名權是法律賦予的一項股東基本權利,是公司股東“選擇管理者權利”的法定權利。因此,不同股東向上市公司提名董事候選人,是行使股東權利、尤其是董事提名權的直接表現。
從近期董事會換屆過程中所出現的提名亂戰來看,在行使權利的過程中,往往摻雜著經營權爭奪、股東做局攪局甚至利益集團內斗,這很可能會消耗上市公司資源、影響企業運行,最終沖擊到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
這從部分提名細節中可以找到證據。以某ST公司的提名為例,部分候選人在擔任其他公司管理層時,因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被交易所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也被地方證監局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這說明,部分股東的提名缺乏最基本的審慎原則,缺乏對上市公司長遠發展的利益考量。
因此,董事會選舉提名亂戰也遭到部分人士的直接質疑。在某公司董事會換屆中,9名董事里就有3人投出棄權票,理由是18個候選人搶9個董事會席位,無論是從市場形象還是公司治理,都不是一個合適的做法,公司股東應盡量協商提起一個正常的方案。
董事會制度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被視為企業運營從權力主導轉變為靠規則主導的重要路徑。在董事會制度的底座之上,所有董事才可能客觀、公正維護公司利益,即維護所有股東的利益,而不是某個股東或管理團隊的利益;建立一個獨立、開放、包容的董事會文化也才成為可能。畢竟,一旦公司利益受損,從中長期看,沒有人能成為真正的贏家。因此,從提名開始,董事會的任何“變量”,都應該最終指向上市公司治理和業務運營的“增量”,絕不能成為負向牽引。股東參與上市公司董事會換屆提名,更應該“且行且珍惜”。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