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袁傳璽
今年乳企扎堆開啟上市計劃,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4日,已有近10家乳企接連開啟上市計劃。
為何乳企集中在今年啟動IPO計劃?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整個競爭態勢越來越加劇的節點之下,IPO可以讓企業增強綜合實力,且能夠調動各方資源建立自身護城河,這是乳企扎堆上市的一個核心原因。
乳企扎堆上市
抗風險能力薄弱或是主因
自進入2022年以來,乳企沖擊IPO的消息密集傳出,其中陽光乳業已在5月份成功登陸深交所。
1月份,新三板掛牌乳企騎士乳業宣布,從新三板轉戰北交所。6月30日,北交所披露騎士乳業招股書,擬募集資金約2.61億元,用于子公司奶牛養殖項目。
3月份,中國第五大奶牛牧場運營商澳亞集團招股書在港交所披露,擬將募資用于擴張牧場群,改建牧場設施等。
7月5日,證監會公布認養一頭牛招股說明書,計劃在上交所上市;同月,區域性乳企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申報招股書,擬募資13.63億元,投入奶牛養殖、生產基地改造以及營銷網絡中心升級等項目。
此外,君樂寶、完達山、宜品、花花牛、溫氏乳業、衛崗乳業等乳企也相繼啟動IPO計劃。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表示,今年IPO的乳企確實非常多,因為近兩年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再加上現在市場的推廣營銷成本較高,導致很多企業資金上出現困難,所以部分乳企急需上市融資來緩解流動性風險。
“疫情已經影響乳制品行業三年,一些中小型乳企抗風險能力較為薄弱,所以通過上市融資來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此外,由于近年的疫情影響到了一些正常的IPO的節奏,堆積了一些上市項目,所以導致乳企今年扎堆上市。
盈利能力有待考察
雖然擬上市的乳企有很多,但是真正能成功上市多少家,還是未知數。
其中,菊樂食品已經多次沖擊IPO,其曾在2017年、2019年、2020年三次更新招股書,但均以失敗告終。今年7月份,菊樂股份更新最新招股書,再戰A股。
今年7月份,美廬生物也終止了第三次IPO。早在2008年,美廬生物就曾想在美股上市,但最終上市計劃不幸流產;2020年美廬生物在主板申請上市,但也石沉大海;最終在2021年初終止主板IPO進程轉戰創業板。
對于中小乳企能否上市成功,宋亮表示,個別企業不具備上市能力,比如某公司上市失敗,或是營利性不達預期,因為按照上市規定,企業上市需實現連續三年盈利,可持續經營能力也是考察的重要指標。
上述行業分析師認為,由于這些乳企整體規模較小,質地較為一般,所以,自身盈利能力會成為乳企上市的困難。
全產業鏈布局能否突出重圍?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乳制品行業是雙寡頭的格局。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0年伊利和蒙牛兩大巨頭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26.4%和21.6%;光明、君樂寶、新乳業、三元市場份額分別為4.1%、3.1%、1.7%和1.7%。
六大乳企已經占據市場近60%的份額,并且隨著各大乳企對區域市場的下沉,中小乳企的生存環境愈發惡劣。
此外,從認養一頭牛、澳亞集團、菊樂食品、騎士乳業等披露招股書的企業來看,其募集資金普遍用來完善布局上、中、下游全產業鏈。
朱丹蓬認為,未來乳業競爭的核心在于產業鏈的完整度,越完整核心競爭力就會越強。其中,認養一頭牛的整體產業鏈完整度在不斷地完善,不斷的夯實,是其在短時間內可以進一步地做強做大的核心原因。
“完善全產業鏈布局是一種防風險的措施,但實際上是以犧牲企業一定盈利能力來作為保障,雖然降低了風險,但并不構成很高的競爭壁壘。”上述行業分析師則表示,當前乳制品行業產品同質化相對較為嚴重,中小乳企需從上中下游的差異化上找到規避與大型乳企競爭的方法。
(編輯 何帆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