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婷
2018年開年機構開始頻繁調研,在1月份被調研的上市公司中,創業板公司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不過,私募調研的行業和個股都比較分散,而且,雖然部分私募開始調研創業板公司,但在布局上依然謹慎,即便配置,行業上也較為分散。
數量不少行業分散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今年以來共有363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創業板公司有98家,占比27%,高于創業板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其中,有私募機構前往調研的創業板公司64家,如淡水泉調研了瑞豐光電,東方資管調研了長海股份、藍盾股份、金卡智能等。此外,景林資產、鼎峰資產、廈門普爾投資、上海玖歌、民森投資、和聚投資、敦和資產、凱豐投資等知名私募也調研了一些創業板公司。
盡管被調研的公司數量不少,但私募的關注度較為分散,并未形成明顯的趨勢或板塊合力。根據統計,私募調研的行業有30多個,涉及信息科技咨詢與其它服務、西藥、通信設備、生物科技、工業機械等,其中歸屬工業機械板塊的上市公司最多,有14家。
從個股來看,有9家創業板公司獲得10家以上私募機構調研。不過,獲得調研較多的創業板公司大多是因為特定原因而受到機構扎堆調研。如獲得機構調研最多的信維通信,有81家機構前往調研,其中私募機構34家。信維通信這只多年大牛股今年持續大跌或是機構前往調研的主要因素。另外,有25家私募機構調研的博雅生物今年一直處于底部震蕩;吸引景林資產、希瓦資產前往調研的沃森生物,2017年業績預告虧損5.35億元至5.39億元。
只看不買布局謹慎
不僅調研較為分散,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私募對創業板公司依然謹慎,關注度并沒有明顯上升,而且,即便做了調研,在配置上依然謹慎。
范迪釗表示,從個人感受來看,機構投資者對創業板的關注度并沒有明顯上升,對創業板還是比較悲觀。
而那些開始關注創業板的私募,在配置行業上也體現出較為分散的特點。
統計顯示,私募調研板塊涉及高科技、醫藥、互聯網、人工智能、食品飲料、新能源等。
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表示,創業板只有少部分股票出現投資價值,在配置上比較謹慎,不超過10%的倉位。
聚灃資本總經理余愛斌也持類似態度,認為目前僅是關注一些真正有基本面支持、成長性好的公司,主要倉位還是在低估值的藍籌股上面。
易同投資合伙人朱龍洋直言,雖然創業板優質企業也不少,但估值不夠便宜,現在布局不多。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表示,目前對創業板的投資占比20%左右,主要在OLED、互聯網金融等板塊。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