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波動頻率和幅度明顯增大,投資者預期出現較大分歧,滬綜指盤中更創出11個月新低,銀行、國防軍工與計算機、傳媒等板塊此消彼長,矛盾較為集中。在央行定向降準、貿易摩擦、國際地緣因素出現新變化的情況下,投資機會將從哪些領域涌現?新的風險點應如何規避?特此邀請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和諾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憲釗進行探討。
中國證券報:滬深市場本周起伏較大,滬綜指盤中一度下破3100點,創11個月新低,接下來市場走勢如何?
戴康:A股仍處于2016年以來慢牛中的震蕩期。接下來市場的一些預期可能會有糾偏。
一是經濟增長較市場預期樂觀,市場認為信用會猛烈緊縮,筆者認為這是重沙盤推演而輕應對,在經濟數據相對穩定背景下,此次定向降準是定向緩和信用的第一個信號。
二是“逆回購加息+降準”組合可能意味著銀行間流動性難以變得更寬。
三是風險偏好結構性的分化會適度修正,避險情緒可能略有緩和,而新經濟的躁動會略有消退。何時擺脫震蕩格局,需要看到社融企穩和中美貿易摩擦得到改善。
曾憲釗: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偏大,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事件驅動導致的結構性行業盈利預期和估值偏差。目前宏觀經濟整體仍相對平衡,之前投資者擔憂的春節后開工不足已消散,鋼鐵庫存的降低、水泥價格的上行,強化了上半年經濟運行的穩定;其次,國債期貨和shibor仍保持向上,銀行在去杠桿環境下表外轉表內,擠壓了中小企業融資,導致信用主體的貸款利差增大,但整體利率并沒有顯著上行。
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的背后是文化差異導致的思維不同,以及強弱經濟體更替過程中要經歷的必然過程。短期之內,即使有表面的緩和,即使貿易摩擦緩和也會導致在弱勢領域外資的市場空間擠占。另外,地產雖然限價、限購,但資金并未因此流入資本市場,A股存量博弈的特征明顯,加上港幣匯率的波動,資金情況并不樂觀。因此,市場短期仍會低位震蕩,等待貿易摩擦的明朗。
降準利好股市債市
中國證券報:央行近日宣布,自4月25日起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這對大類資產配置有何影響?股市哪些領域存在機會?
戴康:此次降準不意味著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央行4月16日先行提高逆回購利率5bp,此次實為“逆回購加息+降準”組合,目的是防止市場將降準解讀為貨幣政策轉向寬松。央行在官網指出,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于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于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不變。此次降準釋放了部分增量資金,反映了央行不希望中期信用過于緊縮,將繼續推進“溫和去杠桿”。此次降準償還MLF后剩余約4000億元資金,相當于實際降準約0.24個百分點。
對大類資產配置而言,市場一致預期的“寬貨幣緊信用組合”將演變成“貨幣沒那么寬,信用沒那么緊”組合,利好債券和股票市場,股市中偏周期的板塊比如銀行、地產、煤炭等會更受益。
曾憲釗:央行降準,主要針對存款下降及銀行表外占表內,擠占了企業貸款,定向降準后,有利于金融普惠,同時,也代表了在未來投資增速平緩、進出口堪憂的情況下,央行需要對市場留出一定空間面對經濟的不確定性。由于這次降準力度相對較大,代表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呵護,有利于未來經濟的平穩,但周期性行業面臨供給側改革的中后期,在風格指數明顯偏向新動能的情況下,周期性行業的估值優勢也難以體現到市場波動中去,因此對于指數本身的影響相對有限。
側重相對收益
中國證券報:此前以周期為代表的藍籌股表現較為沉寂,這類品種目前是否已經具備布局價值,前景如何?
戴康:從PB-ROE匹配度看已經具備布局價值。周期為代表的藍籌股前期調整較多源于一季度以社融為表征的信用較為緊縮,在非標收縮的過程中表內信貸等并未放量承接表外收縮產生的融資缺口,因此即使一季度經濟數據并未發生大幅下滑,但投資者預期經濟增長將受到信用緊縮的影響而下滑。定向降準有定向寬信用的信號,利好大周期板塊。但對絕對收益投資者,仍需要適度控制倉位觀察更明確的信用緩和(社融改善)與中美貿易摩擦演進;對于相對收益投資者,建議優先配置調整充分的大周期(銀行、地產、煤炭、券商等)。
曾憲釗:去年藍籌股的優勢主要在于業績與估值雙提升,但今年由于新舊動能轉化和貿易摩擦,藍籌股的業績增長速度或會低于年初投資者的預期。這種變化導致投資者在重新審視護城河時,會加強公司在全球產業鏈的競爭力的考慮,而A股具備這樣的公司并不多,同時,貿易摩擦導致的出口及弱勢行業的開放也會加大對A股藍籌公司的沖擊,因此在當前格局下,藍籌股的內涵需要提升為必須具備中國優勢和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相對來說,以軍工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車、稀土這些具有中國優勢的行業,反而容易成為投資者關注對象。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