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蹲完,伊利股份蹲,伊利股份蹲完,東阿阿膠蹲。東阿阿膠5月2日開盤暴跌,盤中宣告跌停。2017年火爆的白馬股,如今卻接連上演閃崩跌停,儼然有一種“白馬股災”的苗頭?;蛟S,舊的投資白馬邏輯已經行不通,市場似乎在醞釀新的投資偏好。
上周格力電器閃崩,伊利股份跌停,五一假期剛一結束,東阿阿膠5月2日早盤大幅低開,不到5分鐘即觸及跌停,短暫拉起后,又很快跌停,截至收盤報53.02元。
4月26日格力電器暴跌8.97%,4月27日伊利股份跌停,5月2日東阿阿膠跌停。對此,有網友調侃道:“感覺現在每天殺一只白馬祭天啊。”2017年轟轟烈烈的二八行情,儼然已經有一種“白馬股災”的苗頭。
對于股價暴跌,格力電器有2017年不分紅的緣由,伊利股份也爆發出新聞特點事件,東阿阿膠也曾在前段時間“水煮驢皮”事件,遭媒體口誅筆伐。或許,這些都是表現形式。歸根結底還是2017年的白馬藍籌行情,過度透支了股價成長空間,疊加《資管新規》出臺,去杠桿重壓下,一些有瑕疵的白馬股,便成了機構拋售的急先鋒。
閃崩的東阿阿膠
上市公司股價閃崩,似乎與一季度萎靡的業績增速密不可分。4月27日晚間,東阿阿膠發布2018年一季報,當季營收16.96億元,同比增長1.17%,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9億元,同比增長0.80%??梢钥闯?,東阿阿膠營收和凈利潤增長雙雙進入瓶頸期。
資本市場之所以反應劇烈,可能是東阿阿膠2017年年報數據與2018年一季報反差巨大所致。上市公司于2018年3月15日晚間公布年報,據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東阿阿膠營收和凈利潤增長還顯得一切正常。東阿阿膠2017年四季度營收28.91億元,同比增長23.96%,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98億元,同比增長27.33%。
環比計算,東阿阿膠2018年一季度營收16.96億元,較上個季度28.91億元營收,環比下降41.33%,凈利潤6.09億元,較上個季度7.98億元凈利潤,環比下降23.95%。
或許,業績反轉受東阿阿膠春節期間“水煮驢皮”事件影響。2月18日,認證為“全國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方微博”的用戶發微博表示:“阿膠在保健品中的段位一直很高……不過,阿膠只是水煮驢皮。”
此事經過發酵后引起廣泛熱議,“中醫黑”與“中醫粉”更是打得不可開交。最終,“水煮驢皮”之爭似乎以東阿阿膠勝利告終,2月26日深夜,全國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稱,“2月18日,因審核不嚴,我們轉發了博文《過節不值得買之阿膠》,對此,我們向廣大網友和12320的用戶誠懇致歉!”
阿膠由無法直接食用的驢皮,加上多種中藥材,經過水煮加工,變成了阿膠。作為傳統中醫產品,以滋補養顏著稱。而“水煮驢皮”事件,仿佛揭開了阿膠的神秘面紗,并對產品銷售帶來了不確定性。
似乎,產品銷售不佳已經反應到銷售回款上,數據顯示,2017年年末,東阿阿膠應收票據金額為5.52億元,至2018年一季度,應收票據金額急升至11.06億元,增加了5.54億元。該季度東阿阿膠營收16.96億元,大量新增應收票據,說明東阿阿膠現金收款比例低,銷售回款狀況不佳,經銷商銷售乏力。也就是說,目前銷售的壓力還集中在經銷商這里,產品銷售不佳只能用銀行承兌匯票支付,若銷售情況無法改善,很有可能向上傳導,影響上市公司營收及凈利潤。
不僅僅是營收、凈利潤和應收票據,東阿阿膠現金流狀況也急劇惡化,2017年四季度,上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1.98億元,而2018年一季度則降至-3.88億元。
事實上,東阿阿膠的核心競爭力,正是作為中醫產品延續千年的美譽度,一旦產品效果受到質疑,對公司的打擊比較嚴重?;蛟S,上市公司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恢復消費者信心。
白馬股災?
盡管財報數據并不好,但是東阿阿膠瞬間跌停的走勢,也反應出資金面的恐慌。東阿阿膠暴跌并非孤例,格力電器不分紅,投資者就敢賣,一日之內市值縮水300億元。中國平安僅傳出馬明哲可能退隱的謠言,4月27日股價便一度沖擊跌停??梢?,整個市場對利空消息異常在乎,稍有風吹草動投資者便奪路而逃,深怕錯過了賣出時機。
通常而言,中小創交易量小,跌??赡苄员容^大。連白馬股都開始接連跌停的時候,只能說砸盤的資金勢力特別大,而且共同預期比較一致。或許,這與白馬股身處較高價位有關。
多年來,A股一直炒作盛行,各類概念股、高送轉、重組股層出不窮,結果在2017年突然變色,機構散戶紛紛追捧起白馬股,美其名曰“價值投資”。資金的抱團取暖,散戶也跟著買入,炒起了A股的漂亮50行情,仿佛績優白馬的股價沒有天花板。
事實上,2017年白馬牛市,很大程度上與監管層的鼓勵與保駕護航有關。每次股市有崩盤跡象時,總有大筆資金臨近收盤時入場,把指數迅速拉起來,股民謂之曰國家隊救市。本來救市是好心,可總會有投機者利用救市資金托底,融資客敢于瘋狂上杠桿,大股東股權質押也沒有什么顧忌。
業績增長總會有限度,低風險加杠桿買白馬股卻在漂亮50行情中,成為確定性較大的投資策略。可是,當市場內大部分投資者都集體看多時,也在醞釀著危機。
中美貿易戰對各行業基本面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資管新規》的推出,也讓百萬億級別的資管面臨監管重壓。雖說仍有近3年的過渡期,但是想要繼續通過資管加杠桿可謂難上加難。
實際上,一直對績優股情有獨鐘的深股通已經開始“跑路”。5月2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深股通專用席位位列東阿阿膠賣出榜首位,當日共計賣出1.69億元。在4月26日,格力電器深股通也賣出31.38億,買入7.82億,凈賣出23.5億。
行情轉換?
可以說,市場偏好的改變帶來了漂亮50行情,投資者由瘋狂炒概念轉變為青睞白馬藍籌股。如今白馬股接連閃崩跌停,舊的白馬邏輯似乎已經行不通,或許,市場又在醞釀新的偏好。
目前,對市場影響最大的事件,無疑是中美之間貿易談判。美國對中興通訊禁止出口,竟然令國內知名的科技企業面臨休克的危險。這讓國內投資者看到了自己在核心技術、科技創新方面的薄弱,危機意識之下,市場資金面更加偏好擁有及正在研發“核心技術”的上市公司。
A股市場,總體資金規模是變化不大的,偏好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關的科技創新行業,傳統行業里的白馬股機會便相對較小。2017年的白馬牛市,漂亮50行情,很大程度上與監管層倡導“價值投資”相關,比如問詢不分紅的上市公司,關注高送轉企業。
現在,最令人痛心的,無疑是“核心技術”的缺失,于是有了獨角獸上市綠色通道、CDR等等。由此可見,白馬股的黃金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未來一段時間,可能要進行持續的估值修復,為2017年的瘋漲行情埋單。
【相關閱讀】藍籌OR“成長”海外資金偏好誰
還有不到一個月,A股就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析人士指出,5月納入MSCI成份股的A股公司名單將最終“敲定”,考慮到A股指數在此前有所調整,即便以國際視角看,估值也不貴。諸多催化因素使得A股指數回到可逐步配置的點位,預計藍籌與成長都有表現機會。
成份股名單即將揭曉
消息顯示,納入MSCI指數的A股公司名單將于5月公布,為6月1日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做好準備。
根據MSCI公告,2017年6月公布將A股納入MSCI及222只潛在納入成份股,此后潛在納入成份股經歷了2017年8月、2017年11月、2018年2月3次變動。0
2017年6月MSCI公布的選擇機制,以MSCI現有的國際中國指數為基準,排除對外資準入和資本流動有擔憂的個股,即MSCI現有國際中國指數成份股共有459只,排除195只中型市值個股、10只無法通過互聯互通購買的大市值股票、12只長期停牌股票以及10只在指數審核期間停牌的股票,篩選得到222只成份股。
中金公司表示,MSCI成份股與上證50、中證100以及滬深300指數成份的重合度較高。行業層面,金融、地產、食品飲料、醫藥等大消費板塊權重較高。2005年-2015年MSCI潛在成份股A股市值加權表現與滬深300較為接近。從2016年1月上證指數低位以來,上述個股跑贏滬深300指數。從可能被納入成份股的基本面、估值國際比較,基于市場一致預期,潛在納入成份股的個股2018年整體盈利增長15.9%。從全球市場比較來看,上述A股2018年增長較快,在主要市場里僅次于印度;而市盈率較低,略高于韓國,估值相對盈利增長具備較強吸引力。分行業來看,相比于MSCI新興市場現有成份,上述A股中的金融、可選消費、部分工業板塊相對盈利的估值更具吸引力,基本面更加穩健。
此前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報告表示,伴隨內地市場日益受價值和基本面驅動,長期看外資參與度將上升;青睞消費股、能源股、某些材料股和服務于國內市場的科技股。不僅外資參與積極性高漲,2017年6月宣布A股納入MSCI后,國內公募基金也陸續展開了MSCI相關產品的布局。作為境內首只公開募集的MSCI國際通指數基金,于4月10日結束募集的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不足一個月募集規模超49億元,可見MSCI主題產品的火爆程度。
“入摩”漸近資金卡位
分析人士表示,考慮到A股藍籌估值在近期有所調整,當前不少以MSCI指數為基準的公募產品準備或正在發行中,這些催化因素都將使得價值藍籌重新回到一個可以逐步配置的時點。
有機構表示,A股納入MSCI指數日益臨近,境內外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為資金邊際貢獻主力軍,價值藍籌成為重配品種,2017年A股投資理念保持價值藍籌的趨勢未變。
也有觀點認為,雖然在MSCI指數中價值股占到相當比重,但隨著全球市場中價值、成長界限的日益模糊,以往那種外資只買價值股的認識并不準確,外資可能不會被動地給價格已然不低的部分價值股“抬轎子”,更可能主動發掘一些新的具有高成長屬性的題材。未來將以價值股作為底倉,同時重點關注部分高成長個股。
3月10日,MSCI宣布A、B股將從5月的半年度指數評估開始納入MSCI新興市場50指數、MSCI中國50指數、MSCI中國自由指數。3月14日,MSCI發布了12個新的中國指數,其中包括3只全部A股指數、3只大盤股指數、4只中盤股指數、2只中小盤股指數,以擴大MSCIA股指數產品的覆蓋范圍,而且新的MSCIA股指數將不再局限于此前的大市值A股,中等市值的上市公司也將得到全面覆蓋,并遵循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方法和港股通資格標準限制,此舉有望打破以往國外資金進來就是買藍籌的慣例。
業內人士指出,在6月A股納入MSCI前,海外資金要提前配置。而北向資金動向正是跟蹤海外資金配置的一個重要指標。近期,北向資金加快了布局步伐。統計顯示,4月北上資金合計凈流入386.5億元,其中滬股通累計凈流入金額274.59億元;深股通累計凈流入金額111.91億元,均大幅高于此前幾個月的單月數值。
證券時報:理性看待白馬股下跌
昨日,東阿阿膠跳空跌停。而不久前,格力電器、伊利股份、中國平安、三安光電等大市值公司也紛紛出現跌停或大幅下跌,信維通信、老板電器等今年以來累計跌幅更大。不可否認,去年以來深入人心的龍頭白馬股行情已遭到沖擊。
大多數白馬股的成長邏輯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市場空間及盈利預期亦較為樂觀,但是本輪調整以來,白馬股的跌幅不遜于估值較高的中小創股票。特別是今年春節后,相當一部分資金從白馬股抽離,轉而做多創業板,加劇了白馬股被拋售的悲觀情緒。
市場已經意識到,白馬股也可以大幅下跌,如操作不慎,投資白馬股同樣會造成較大損失。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三個維度審視白馬股的大跌。
第一,各白馬股所在行業有其自身的經營規律,但近年來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環保督察等政策,不少行業高景氣度得以持續,或者弱景氣度被適當平抑,產業重估,導致龍頭白馬股在前期備受追捧。
如去年漲價概念此起彼伏,造就了眾多行業寡頭,股價重估動力源于漲價預期;再如,某些行業高度依附蘋果或其他產業鏈,訂單及收入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握。一旦政策效力減弱,相關行業會回歸常態,一部分白馬股失去重估動力,或者產業鏈出現重大變故,市場對部分龍頭白馬股的預期便會轉向。
第二,白馬股普遍享受了估值溢價,貴州茅臺、??低?、格力電器等莫不如是。典型如格力電器,此前高達3500億元的估值便蘊含了分紅預期,因此當格力電器宣布2017年度不分紅,市場反應迅速而強烈。
穩健的分紅預期與穩健的增長預期一樣,均為白馬股的重要標簽之一。市場上眾多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遠不及格力電器,但由于未被寄予較高的現金分紅預期,因此其股價對分紅并不十分敏感。
分紅預期僅是白馬股享受估值溢價的一方面,在同等條件獲取訂單及變現收入的能力也是白馬股享受溢價的重要因素。凡此種種,令白馬股估值對預期顯得更為敏感,今年很多白馬股大幅下跌,折損的多為估值溢價。
第三,白馬股資金扎堆,大量獲利盤出逃極易形成踩踏。與小市值公司不同,白馬股短期巨幅殺跌對市場心理層面沖擊更大,修復難度也會更高,容易釀成陰跌行情。
我們應理性看待白馬股下跌,既不能簡單用“跌跌更健康”來解釋,也不要以偏離行業及公司正常發展規律的視角看待白馬股,可能更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