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經歷年初快速上漲后,暫時陷入調整之中。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長期看,減稅降費、外資長期流入趨勢不改、國產替代化等優勢都對A股形成有力支撐,市場接下來有望從波動較大的“快節奏”進入徐徐攀升的“慢節奏”。
多空僵持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月13日至17日上證指數周跌幅為1.94%。相比年初快速上漲及4月中下旬以來的急跌,眼下的A股進入穩定期,多空雙方均無力做出更大動作,僵持態勢盡顯。
對此,鉅陣資本高級策略分析師郭偉文指出:“本周市場指數跌幅不算大,但行業和題材板塊絕大部分下跌。上漲板塊中僅人造肉相關概念有一定漲幅,而其他絕大部分板塊均收跌。這說明資金做多意愿不強,但也沒有跌幅超過10%的板塊,市場殺跌動能有限。”
新富資本研究中心認為,近期外資有所流出,整體成交量走低,市場并無主線,相關強勢板塊持續性不強,整體來看賺錢效應不顯著。
“現在最重要任務就是保住年初勝利果實。在上證指數站上3000點后,我們就逐步降低倉位。A股當前處于10年長牛初期階段,但短期還需要‘修整’,為下一個階段的慢牛做準備。”深圳一私募人士坦言,短期內難有更大賺錢機會,但由于對下半年行情抱有極大期待,因此自己仍持有一定倉位。
從中國證券報記者與諸多私募人士的交流看,近期避險情緒明顯抬頭,但“欲舍難離”心態極為明顯。具體來看,他們一方面害怕風險,另一方面又對A股后市表現有所期待,尤其在當前調整已部分消化年初快速上漲等帶來風險的情況下。
因此,上海證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最近5個交易日成交額,相比上周整體是在增加的。成交量放大代表市場是活躍的,倘若短期修復指數下方缺口,上升動力會更強。”
利好不斷
“從最近兩周市場走勢、資金動向、市場情緒看,投資者信心還不夠充足。大家的信心需要時間和實踐,一點一點成長起來。”在前述上海證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人士看來,當前A股面臨著諸多有利因素,MSCI(明晟公司)5月宣布將現有A股納入因子從5%增至10%、設立科創板并試行注冊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利好,有助于A股指數上行。
近期北向資金出現較大規模凈流出,但分析人士認為,北向資金不全是長期資金,其中不乏短期套利資金,在市場調整時期撤出并不意外,也不影響外資流入A股大趨勢。
前述上海證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人士表示,市場的新增投資者在逐步增加。數據顯示,4月新增投資者153.11萬,同比增長58%。這樣,市場會越來越活躍。同時,個人投資者逐漸向機構投資者集中,市場會越來越理性。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也判斷,下半年市場有“三不變”和“三變”六大因素。“三不變”指的是長期資金持續流入、價值投資抑制炒作的監管趨勢及頭部化的產業趨勢;“三變”指的是改革預期愈發積極、成長股投資返璞歸真和市場從躁動回復理性。
徐徐圖之
“要說今年前4個多月的市場特征,核心就一個字:快。”陳果說,去年A股差不多用一年的時間跌了1000點,今年用3個月漲了800多點,然后又用1個月調整了400多點,但實際上,核心跌幅是在幾天之內完成的。與春季相反,下半年行情將由快轉慢。從驅動因素看,下一輪行情市場特征與春季行情不同,將是舒緩的,如不出現估值顯著調整,完全可以徐徐圖之。
在陳果看來,年初行情啟動是在估值極值等多方面有利因素配合下展開的。其中,超預期幅度最大的,也是行情最重要的驅動因素,是流動性環境顯著改善。以流動性修復為最主要驅動因素的春季行情的特征是“快”,在估值快速修復至歷史均值以上水平后,核心邏輯利好已兌現。當前市場在一系列事件影響下,過高的流動性預期和風險偏好都開始下修,對盈利預期也構成影響。除非接下來市場估值水平出現顯著調整,下一輪行情展開將是溫和緩慢的。
對此,前述上海證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人士表示,市場短期確實會有下跌的可能,但空間有限。從長期看,我國各項經濟指標能在合理區間運行。作為機構更看重長期,長期看收益會客觀。
新富資本研究中心認為,后市應保持低倉位運行,要緊密跟蹤宏觀及企業盈利相關數據,加大對5G、科技股研究力度,堅守消費類價值、成長個股,等待市場企穩后再進行布局。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