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啟的烽火馳援,已星火燎原。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在這一波紓困潮中,已有百余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獲得了來自各路資金的馳援,涉及資金總額近千億元。目前來看,獲得紓困的上市公司和伸出援手的資金大都獲益良多。一方面,得到雪中送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一解燃眉之急,迅速回歸正軌;另一方面,隨著企業經營狀況企穩,也帶動股價上漲,紓困資金已經獲得不小的浮盈。
更令人欣喜的是,紓困正從一次“情急之下”的“急救”,變為符合市場化規律的“常態操作”。截至目前,目標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的各類紓困資金已吹號集結,當資質良好的公司遇到短期困難時,對公司發展持樂觀態度的相關資金就會入場伸出援手。
紓困新案例陸續浮現
百利科技7月13日發布公告稱,大股東海新投資計劃通過紓困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降低質押率,計劃分兩次協議轉讓不超過12%的股份,首次轉讓的受讓方為陜西銅川金鋰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伙),轉讓比例為總股本的5%。
百利科技僅是近期多起紓困A股上市公司的案例之一。今年6月份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獲得紓困資金的馳援,其中不少來自地方國資。
利歐股份7月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王相榮及其一致行動人王壯利擬轉讓5.72%的股份給臺州富浙。其普通合伙人為浙江創新發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人為臺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溫嶺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省發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林丹芳。此次轉讓價格為1.95元/股,交易總價為7.42億元。
利歐股份稱,此次權益變動目的是為了落實國務院和浙江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指示精神,對進入臺州市幫扶企業白名單的利歐股份進行紓困,有利于化解其大股東的股權質押風險,促進上市公司持續穩健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經濟企穩回升,但不代表所有企業經營狀況會立刻好轉,一些風險依然不時出現。在此情況下,目標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的各類紓困資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選擇質地不錯的標的出手也在情理之中。
前期馳援初顯成效
一邊是紓困資金持續發力,一邊是前期紓困方案已然顯現成效。
數據顯示,在去年下半年集中展開的紓困行動中,已有相當一批紓困資金收獲了不錯的浮盈,浮盈幅度超過30%的已有十幾家。
紓困發揮作用更多地表現在相關公司業務企穩回升上。例如,在深圳高新投和東莞國資此前通過債權融資+借款三輪馳援下,正業科技7月13日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當期實現歸母凈利潤3500萬元至6500萬元。盡管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二季度環比數據已有所改善。
公司表示,二季度以來,新增智能檢測設備訂單呈恢復性增長態勢,但因種種原因,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及完善激勵機制,研發費用、股權激勵攤銷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凈利潤同比下降。
“組合拳”有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前后兩次馳援風潮并非彼此獨立,有些國資背景的紓困資金近期的出手,更像是此前馳援的后續方案。
康欣新材7月1日晚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李潔家族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無錫建發轉讓不低于公司總股本6%的股份,同時將其持有的部分股票表決權委托給后者行使。如方案實際履行,則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將變更為無錫建發。
去年12月,無錫建發以“白衣騎士”的身份,以受讓股份的方式躋身公司二股東,解決了李潔家族的平倉危機。
從戰略投資者到擬躋身新東家,無錫建發身份的轉變,蘊含著其投資邏輯的變化。資料顯示,無錫建發為國有獨資企業,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項目管理、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等,與主營集裝箱底板、建筑結構材的康欣新材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公司亦表示,此次股權轉讓有助于推動公司的產業深化發展與轉型升級。
與之類似,從助推到共濟,如愿掌舵派思股份的山東省國資委,也欲開展更多的資產整合與業務拓展。
在投行人士看來,當紓困“常態化”,各路資金對標的公司的投資節奏、后續安排也變得格外重要,今年以來不少馳援方對上市公司控股權的進一步謀求,或透露出其盤活資源、整合產業鏈的深層意圖。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