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5月行情已收官,三大股指整體處于窄幅震蕩之中,深市表現優于滬市。展望6月,多家券商認為,大盤或延續震蕩整理格局,但指數向下調整的空間可控,先抑后揚概率較大。配置上建議在震蕩期保持多頭思維,繼續看好內需主線,基建、消費、科技以及券商都值得關注。
震蕩中夯底蓄勢
回顧市場行情,5月上證綜指下跌0.27%,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收漲0.23%、0.83%。從成交情況看,5月A股累計成交11.19萬億元,較4月13.16萬億元成交額環比下滑近15%。
5月北向資金繼續保持凈流入態勢。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5月的18個交易日里共有14個交易日為凈流入狀態,全月累計凈流入301.11億元,為年內月度第三高。今年以來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654.72億元。
對于近期市場整體態勢,海通證券策略荀玉根團隊指出,近期市場偏弱源于基本面數據,不過市場的底部區間扎實,預計未來市場將夯底,短期的回撤震蕩是為未來牛市3浪上漲蓄勢;市場結束調整向上突破需要基本面數據回升,筑底期可逐步布局。
國盛證券策略張啟堯團隊預計,短期市場仍將以震蕩為主,指數風險不大,外部風險短期內可能仍將對部分板塊的風向偏好形成制約,但不會對市場形成系統性的風險。后續建議繼續保持多頭思維,在震蕩期布局后市。
對于即將到來的6月行情,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認為,在海外擾動和基本面預期修復的影響下,預計A股將整體處于均衡狀態,指數漲跌幅度均有限。節奏上,受益于前期過度悲觀的預期修復,6月上半月的市場環境相對較好,外部擾動影響外資流入節奏,但流入趨勢不變。
方正證券策略胡國鵬團隊指出,經濟仍在不斷緩慢復蘇,但需關注的是外需沖擊仍未體現,風險偏好受到海外因素以及疫情影響依然不高,6月份市場預計上有頂、下有底,存在結構性機會,風險偏好難以持續提升。
粵開證券研究院策略組負責人譚韞琿認為,歷年6月行情相對平淡,防御屬性突出,短期大盤或進入震蕩整理階段。但從6月大環境而言,指數向下調整的空間可控,外圍擾動實質影響有限,國內政策面或存在一定預期差,指數有望蓄勢盤整,先抑后揚概率較大。
繼續關注內需主線
回顧整個5月,以內需驅動為代表的消費等板塊取得了不錯收益。展望6月,市場風格是否會進一步切換,在券商眼中又有哪些主線值得布局?
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指出,配置上新舊基建和科技白馬依然是全年主線;而在6月結構再平衡的過程中,建議關注基建板塊、后地產可選消費,以及業績確定性高的科技、消費龍頭三條主線。
海通證券策略荀玉根團隊認為,預計本次擴內需帶來的相關行業利潤回升或將更加明顯,三季度結構上聚焦穩增長的內需板塊,如新基建、汽車家電;券商股也值得關注,市場將有望在基本面回升后迎來牛市3浪上漲,市場成交額放大將助推券商盈利改善。
國盛證券策略張啟堯團隊建議,后續可重點關注此前漲幅較小、被市場相對忽視的三個“類消費”方向:一是“消費+地產后周期”,關注家電及家居板塊;二是“消費+科技”,關注新能源車板塊;三是“消費+傳媒”,關注游戲板塊。
方正證券策略胡國鵬團隊建議,行業配置上繼續關注偏內需的確定性機會:一是汽車、家電、地產等地產后周期品種;二是傳統投資穩增長領域,如舊改、鐵路投資等;三是新基建調結構領域,如5G、數據中心、充電樁等;四是日常消費領域,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綜合來看,6月首選汽車、家電、輕工家居。
光大證券策略謝超團隊建議,長期投資者從“護城河”角度入手精選個股;周期和可選消費方向上確定,且估值不高的汽車板塊,以及業績相對確定的小家電等,仍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中期更看好云計算、電商、軍工行業。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楊震宇建議,結構上繼續看好“消費+科技”主線,堅持均衡配置思路,基建相關板塊和醫藥等存在機會。推薦關注貴金屬、新能源汽車、5G、食品飲料、銀行、券商和醫藥等板塊;長線繼續建議關注金融、基建、貴金屬和優質成長股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