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行業首席分析師共議明年新舊能源投資方向
◎譚一凡○編輯朱茵
12月1日,國泰君安2022年資本市場云端年會進入第3天。當天上午,主題分論壇“結構變動下的新舊能源對話”通過線上方式舉行。
昨日論壇上,國泰君安研究所電力首席分析師翟堃、石化首席分析師孫羲昱、新能源首席分析師龐鈞文、新能源資深分析師石巖和建筑首席分析師韓其成等多位資深研究人士匯聚一堂,對電力、石化、新能源、建筑等多個行業明年的投資方向發表最新研究觀點。
電力改革還原商品屬性
對于近期備受關注的電力板塊,翟堃表示,電力改革還原商品本質屬性,電源多元化、市場電為主的格局正在逐漸形成。
在翟堃看來,通過集資辦電、市場主體塑造、市場化改革等過程中,國內市場化機制已經初步形成。在電力改革加速背景下,燃煤發電、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電價浮動區間擴大,供給問題得到解決。
“火電中期仍居發電主體地位,新能源發電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電氣化及新興產業發展帶動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力供需緊平衡延續。”翟堃說。
對于電力板塊的投資主線,翟堃建議關注4個方向:新能源發電方面,綠電交易市場規模成長、量價齊升;火電方面,受益煤價下跌電價上漲,新能源轉型雙輪驅動;水電方面,可關注電價增長、有裝機增長與高比例分紅;核電方面,政策發力,核電發展有望加速。
孫羲昱判斷,中長期原油及天然氣價格中樞將上移。具體來看,盡管長期傳統油氣需求將下滑,但供給端的約束更強。供給端長期資本性支出不足及全球碳中和大方向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供給端下降速度快于需求端。
孫羲昱還認為,天然氣將在我國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一次能源消費的占比中將獲得提升。“國內冬季供應問題不明顯,通過增產、增加進口等方式提前鎖定冬季氣源資源,冬季保供整體將保持緊平衡狀態。”
明年或將迎來光伏大年
在新能源方面,龐鈞文認為,受益硅料產能釋放,明年或將迎來光伏大年。
龐鈞文表示,2021年光伏產業受制于硅料產能釋放,裝機量增長較為平穩。隨著硅料投產期到來,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將陸續新增25%至30%的硅料產能,為2022年光伏裝機高增長打下基礎。
龐鈞文重點推薦光伏產業3個方向:一是受益硅料投放的環節。硅料產能投放,部分耗材出貨量有望顯著增加,比如金剛線、高純石英砂等,同時組件環節格局較好,在上游壓力減輕后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二是新技術方向。新的電池技術尤其是N型電池技術時代已經來臨,建議關注新型硅料技術顆粒硅技術的進展,顆粒硅的投產有可能為行業提供超預期的硅料供給。
三是新應用領域。工商業屋頂和居民屋頂安裝光伏大勢所趨,重點關注新型建材BIPV、工商業屋頂分布式運營的企業及有居民屋頂光伏開發渠道的企業。
動力電池價格有望上漲
對于電池、儲能未來發展,石巖認為,隨著行業技術不斷迭代、龍頭企業規模效應逐步凸顯,電池及材料環節市場有望進一步走向集中。
展望2022年,石巖表示,動力電池及儲能環節有幾大趨勢值得重點關注:
一是成本壓力疊加下游需求向好,動力電池價格有望上漲,電池企業盈利能力預計將逐步修復;二是磷酸鐵鋰配套車型陸續上市和儲能市場在用戶側、可再生能源并網側的快速發展,磷酸鐵鋰出貨量有望快速上升;三是4680大圓柱電池預計將在2022年率先在海外實現裝車,國內布局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及高鎳三元、硅碳負極等材料環節有望受益;四是鋰電池隔膜、銅箔等環節在2022年仍將繼續維持緊缺狀態,產業鏈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韓其成表示,碳達峰后續政策明年將陸續落地,因此,2022年或是新能源電力等新基建的建設大年。
具體來看,5個方向的景氣度或將持續提升:一是風電、光伏、水電、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核電、特高壓、智能電網等新能源電力;二是綠色建筑BIPV屋頂分布式光伏;三是鋼鐵、建材、有色等高能耗行業的工業節能降碳;四是綠色交通,如氫能(氫電池、氫加氣站、制氫儲氫)等;五是園林綠化、森林碳匯。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