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僅剩20個交易日。經歷近一年的震蕩分化、風格切換、結構性行情之后,2022年A股市場會如何演繹?誰將成為最強主線?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梳理十家券商2022年策略報告發現,對于明年A股整體節奏,多數券商看好上半年或春季躁動行情,也有券商明確指出明年將呈現“前穩后升”的態勢。市場風格上,藍籌、成長、中小盤股都將有機會。
具體板塊方面,新能源、醫藥及創新藥、消費中的食品以及軍工是各家券商的最強共識。
行情大勢之辯:
上半年還是下半年更好?
對于2022年A股市場整體行情走勢,目前券商整體上分為兩大陣營:一類更加看好明年上半年或春季躁動市場機會,預計市場將“前低后高”;另一類則明確指出下半年行情或更好,市場整體或走出“前穩后升”的態勢。
更看好上半年:
中信證券:明年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動經濟回歸疫情前常態,宏觀流動性合理充裕,A股整體向好,機會較多;下半年貨幣政策在內外約束下轉向穩健中性,以及高基數下非金融板塊盈利承壓,市場可能表現平淡。
國泰君安:看好春季躁動接棒跨年行情,滬指有望維持3300-3700點震蕩,但躁動后寬松政策預計將比過去具有更強的定力與克制,市場下行壓力加大。
光大證券:盈利增長將顯著下行,流動性的邊際寬松和政策的落地對于市場會形成一定支持,但恐怕難以對沖盈利下行的影響。預計2022年指數將震蕩偏弱,節奏上市場預計將前高后低。
方正證券:2022年大盤走勢為先揚后抑,波動幅度遠超2021年,下半年機會較低。貨幣政策釋放、全面注冊制改革及促進出口是2022年A股市場上半年上漲行情的邏輯。
更看好下半年:
招商證券:明年A股整體呈現“前穩后升”的態勢類似“√”。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呈現前低后穩的態勢,企業盈利增速在上半年保持下行態勢,新增社融增速在明年三季度前后轉正,帶來盈利預期上行,A股將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的起點。
華泰證券:2022年A股非金融凈利潤同比增速4.7%,中報是年內低點、年報是年內高點;從供需角度看,總體預判A股資產的需求大于供給。基準情形下,預計2022年全A年度收益為正,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現估值/盈利拐點,對明年后三個季度行情更為樂觀。
風格偏向何方:
成長還是藍籌?大盤還是中小盤?
2021年成長占優、中小盤崛起的市場風格會否延續至2022年?會否出現向價值藍籌大盤股的切換?對此,券商之間意見分化明顯。
中信證券:旗幟鮮明看多藍籌
藍籌是貫穿2022年的投資主線。上半年,在政策穩增長和流動性充裕的環境下,相對受高基數影響的周期板塊和高預期約束的成長板塊,優質藍籌的配置性價比更高;下半年在常態化的政策環境下,聚焦相對景氣的板塊。
中信建投:藍籌與成長齊飛
2022年市場風格將是藍籌成長齊飛格局。整體而言,2022年市場將與2021年表現類似,呈現寬幅震蕩格局,景氣程度較優的行業將表現優異。從市場風格來看,2022年藍籌和成長股均有優異表現。
中金公司:短期均衡,中期成長
就2022年市場風格而言,短期偏均衡,配置逐步向中下游傾斜,中期偏成長。既要關注上述宏觀周期波動及政策錯位帶來的機遇,重視上游價格壓力緩解帶來的中下游機會,同時也要關注部分結構性的趨勢。
方正證券:題材、藍籌交替
2022年大盤走勢將以結構行情為主,系統行情為輔,大盤低點到高點的波動空間在25%—30%左右。從市場風格上看,一季度題材為主、藍籌為輔;二季度藍籌為主、題材低迷;下半年機會較低。
招商證券:大盤風格相對占優
2022年大盤風格相對占優,整體上大盤成長和大盤價值輪番占優的概率較高,但是相對優勢也不會較前幾年那么明顯。
浙商證券:中小成長股為主
中周期來看,市場風格將從以白馬股為主轉變為以中小成長股為主。短周期來看,2022年1-3季度,以科創板為代表的中小成長股將迎來戴維斯雙擊行情;3-4季度以滬深300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有望迎來階段修復,相對占優。
關注新能源、大眾消費和高端制造業
在投資策略方面,在不少機構看來,科技、大眾消費和高端制造業等板塊值得重點關注,具體方向涵蓋新能源、軍工、光伏、食品飲料、創新藥、農林牧漁等。
中信證券:
建議在機會較多的上半年聚焦中游制造和消費;在相對平淡的下半年關注消費和科技。
中信建投:
電網投資、儲能投資、光伏和風電等清潔能源是第一條主線;創新藥、家電家具、回歸制造業的地產等共同富裕方向是第二條主線;國防軍工、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是2022年的第三條主線。
中金公司:
一是高景氣、中國有競爭力的制造成長賽道,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以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二是中下游股價調整相對充分、中長期前景依然明朗的偏消費類的領域,如農林牧漁、醫藥、食品飲料、互聯網與娛樂、汽車及零部件、家電、輕工家居等;三是當前到未來一到兩個季度,可能受中國穩增長政策預期支持的板塊。
招商證券:
可重點關注的細分行業集中在結構材料、消費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制造、計算機設備/軟件、食品、畜牧業、電氣設備、航空航天、銀行、地產、券商等。
華泰證券:
預計明年高端制造板塊總體占優、大眾消費有困境反轉機會。
國泰君安:
一是推薦估值盈利性價比高,地產問題修復的券商、銀行;二是聚焦消費行業中的“漲價”主線,推薦競爭格局改善的生豬、白酒、食品、汽車、餐飲旅游;三是推薦高景氣延續的新能源細分賽道、智能駕駛,以及景氣反轉上行的VR/AR設備類公司;四是伴隨上游成本壓力緩解后中游設備制造端迎盈利修復,推薦計算機光電、軍工裝備、機械設備。
興業證券:
未來的投資主線,或者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可能會從龍頭轉向這些“小巨人”。展望明年,看好七大景氣方向:一是光伏行業,二是風電,三是新能源汽車,四是軍工,五是半導體,六是5G新基建,七是創新藥產業鏈和CXO。
浙商證券:
展望2022年3-4季度,假設隨著制造業投資再造的潛力釋放,經濟邊際改善,那么預計以滬深300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有望迎來階段修復,相對占優。結合2022年和2023年盈利預測,關注養殖、醫藥、白酒等方向。
光大證券:
三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重新回歸的消費行情,關注白酒、醫藥、航空、機場、酒店、家電、新能源汽車、食品等行業或方向。二是穩增長的結構性行情,關注專用設備、水泥制造、基礎建設、化學原料、風電、光伏、5G、種業、農機農具等行業或方向。三是北交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方正證券:
2022年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釋放力度預計會大于2021年,將利好弱周期、金融、地產及高科技新興產業,硬核科技的半導體,應用科技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元宇宙、軍工、新基建等仍會受到資金青睞,成為市場熱點。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