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低迷。在此背景下,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紛紛出手回購、增持,用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
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港股已經有96家公司展開回購,累計回購數量達15.6億股,回購總額達80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83倍。除此之外,長實集團、諾誠健華-B等上市公司主要股東、高管頻頻入市增持。
按今年以來的回購金額來看,位列前十的港股公司中,既有中國移動、騰訊控股、小米集團-W、藥明生物等恒指成分股,也有創維集團、三生制藥、敏華控股等業內知名企業。其中,騰訊控股以近22億港元的回購金額位居首位;中國燃氣及中國移動緊隨其后,回購金額分別為11.1億港元、8.66億港元。
今年以來,上述公司的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如中國燃氣,3月以來股價累計跌逾27%,同期公司已7次出手,累計回購金額逾5.5億港元。中國燃氣是我國最大的跨區域綜合能源供應及服務企業之一,構建了以管道天然氣業務為主導,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車船燃氣等并舉的全業態發展結構。
1月初宣布了港股回購計劃的中國移動在2月正式出手。截至3月15日,中國移動已累計回購1542.4萬股。中國移動此前公告,計劃回購不超過20.48億股。
部分新消費、新經濟公司也在積極回購,包括泡泡瑪特、微盟集團、匯量科技、平安好醫生等。泡泡瑪特自2月11日以來累計回購約5411.27萬港元,微盟集團從年初至今回購金額約9045萬港元。
還有更多的回購正在路上。3月14日,電子煙龍頭思摩爾國際公告,公司計劃動用不超過15億港元的資金回購股份。被市場視為“快運之王”的安能物流2月18日宣布,擬用不超過1億港元資金回購股份。
需關注的是,目前港股已經進入年報密集披露期,按照相關規則,港股公司在財報公布前1個月不得進行回購。因此,3月以來港股公司回購節奏較前期有所放緩。思摩爾國際就在公告中稱,公司將于3月31日或之前刊發財務業績后6個月內行使回購計劃。
不僅是公司自身回購,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高管也在積極入市,力挺自家公司股價。
港交所披露的權益資料顯示,年初至今,李嘉誠已6次增持長實集團,累計增持約97.3萬股,增持均價在48.4港元至51.74港元之間不等。中國軟件國際今年以來獲控股股東、董事會主席陳宇紅兩度增持,增持股份數量共計110萬股。海昌海洋公園執行董事曲程亦數次出手,累計增持公司股票460.02萬股。
部分未盈利生物醫藥股也獲得股東及高管的增持。比如,專注于腫瘤免疫領域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的和鉑醫藥-B,獲董事會主席王勁松累計增持約45萬股。諾誠健華-B于3月8日獲主要股東KingBridgeInvestmentsLimited以每股均價11.97港元增持150萬股。
與公眾投資者相比,上市公司管理層及主要股東對公司自身合理價值和增長潛力的了解更為透徹。因此,股份回購及股東增持通常被認為是對股價或公司前景信心提升的重要標志。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