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題一:為何只是銀保合并?
在機構改革方案靴子落地前,坊間就已“嗅到”銀保合并的可能性。自從去年4月前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落馬”后,這個位子在此后的11個月里一直空缺,不禁引發外界對保監會可能會被改革的無盡遐想。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并,既有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人事調整所可能觸動的個人利益影響力的權衡。
就在機構改革方案公布的當天,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場深刻變革》的文章,詳解此輪機構改革的高層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劉鶴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加強相關機構配合聯動,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
“銀監會、保監會合并,說明強化按經營業務性質來劃分監管對象的功能監管,正成為監管改革的大趨勢。兩個監管部門對銀行和保險機構的監管理念的本質是一致的,都是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金融監管。”一接近監管部門人士對記者稱。
上述監管部門人士的看法與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的觀點較為一致。徐忠表示,銀行與保險統一監管有利于集中整合監管資源、發揮專業化優勢。
具體來說,一方面,銀行與保險在監管理念、規則、工具具有相似性,對監管資源和監管專業能力也有相近的要求。例如,保險業“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制定不同風險業務的資本金要求,就類似于銀行監管中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因而“償二代”又被視為保險業的“巴塞爾協議III”。
另一方面,在我國金融監管資源和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層面保險監管人才匱乏,統一監管有利于發揮協同效應,集中整合監管資源,充分發揮監管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提高監管的質量和效率。
此外,機構改革往往會遇到人事調整的巨大阻力,特別是機構的撤銷和合并,意味著機構內部的人員會出現調整。與銀監會的派出機構延伸到地級市不同,保監會僅有五家地市級分局,其余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級,監管人員相對較少,因此推動部門調整時所遇到的人事問題阻礙相對較少。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表示,在資本充足率、償付能力以及自身風險匹配能力方面“保險”和“銀行”有類似性,兩者都管理自身的資本收益匹配、風險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而證監會是管信息披露真實性,特別是管欺詐,屬于投資者保護范疇,它對證券公司沒有資本金要求。銀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證監會不一樣。
11:26 | 國芳集團擬出資1545萬元與專業機構... |
10:33 | 九號電動兩輪車曬成績單:上半年中... |
10:30 | 中國電建集團項目專場推介會在北京... |
10:12 | 中國神華啟動大規模資產重組 核心... |
10:03 | 中國神華擬籌劃重大事項!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尋找債務重組最大公約數化債 |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