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9月25日,MSCI公司宣布,建議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緊接著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定為次級新興市場地位,2019年6月份開始實施。機構人士認為,上述舉措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數千億元長期資金,外資進入將對A股的整體生態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納入MSCI和富時羅素指數,說明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進度快速推進,當前A股對于國際資本來說已有較大的吸引力。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宏觀策略研究員葛壽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9月份實際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有235只大盤股,在其中占比為0.71%。如果將大盤A股的占比提升至20%,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占比將提升至2.82%,相應帶來增量資金為316億美元。如果再加上跟蹤MSCI全球指數的資金,增量資金可能更高。
葛壽凈表示,從2019年6月份開始分三步進行A股納入富時國際指數體系的第一階段,第一次實施比例為20%,2019年9月份繼續納入40%,2020年3月份再納入40%,覆蓋大盤、中盤、小盤股。第一階段完成后占新興市場指數比例為5.5%,占富時全球指數權重為0.57%。完成入富第一階段將帶來增量資金約1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3億元)。
黃志龍表示,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和納入MSCI指數對市場的影響是相似的,將帶來以下幾方面影響:首先是增量資金,這對于當前低迷的股市來說彌足珍貴;其次,將有利于改善國內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和投資理念,特別是傾向于價值投資理念,當前A股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國際資本增倉A股的可能性值得期待;最后A股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提升,A股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話語權上升,也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資產的流動性和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金公司認為,預計外資可能對A股帶來以下改變:在未來5年-10年內,外資將從當前持股約2%左右的市值占比上升至5%-10%的比例,平均每年凈流入A股的資金有望達到2000億元-4000億元人民幣;如果屆時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在50%左右,外資合計持股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有望達到20%左右,可能成為A股最大的持股機構類別;市場投機氣氛有所降低,換手率下降,個人投資者換手率下降尤其明顯;估值國際化,且與國際資金聯動增強。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