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2018年11月8日,貝萊德、先鋒領航、富達國際、挪威央行、摩根士丹利、瑞銀、匯豐銀行(中國)、中金、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銀國際等近70家境內外機構的近200位代表,齊聚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參加第八屆國際投資者走進上交所活動。
“本次活動非常成功,有助于國際投資者發掘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機會。高水平的分享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情況,我們對目前中國養老金運作情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摩根士丹利亞洲區股票主管CraigVerdon表示。
上交所總經理蔣鋒在現場表示,上交所一貫注重服務國際投資者,近年來通過多種形式、多個渠道,幫助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了解上交所乃至整個中國資本市場。
滬港通鳴鑼 開啟互聯互通新模式
2018年11月17日,是滬港通的四周歲生日。
上交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滬港通運行四年,累計成交金額已達10.3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累計共930個交易日,交易金額6.05萬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金額65.02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累計共912個交易日,交易金額4.27萬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金額46.77億元人民幣。
“上交所和港交所建立滬港通交易機制,這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第一次與境外資本市場實現交易連通。”上交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時間追溯到2012年的一個冬日,在一個小茶館里,兩地交易所智慧與思維的碰撞孕育了滬港通的雛形,播下了滬港通的種子。
在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以及人民銀行、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的指導與支持下,經過充分準備,上交所與港交所共同設計出滬港通基本業務框架,形成相關業務規則。
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曾回憶:在滬港通機制設計之初,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為了探索出適合兩地資本市場的交易機制,我們渴望找到一條既能實現開放同時又能對資金進出有效監控的可行路徑。上交所攜手港交所同仁充分發揮智慧,克服重重困難,銳意創新,螺獅殼里做道場,最終確立了“交易封閉運行、人民幣交易結算、不改變投資者交易習慣以及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試點起步”的四項原則,敲下了滬港通交易結算機制的回車鍵。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的開市銅鑼敲響,宣告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的大門正式開啟。
滬港通,只是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的開始。如今,滬倫通推出箭在弦上。相距超過9200公里的上交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也將因此而牽手。
與滬港通、深港通兩地的投資者互相到對方市場直接買賣股票,“投資者”跨境,但產品仍在對方市場不同的是,“滬倫通”是將對方市場的股票轉換成DR到本地市場掛牌交易,“產品”跨境,但投資者仍在本地市場。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方式對于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帶動估值的修復都有重要作用,未來A股的蝶變,將有望從滬倫通開始。
搭建平臺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在中國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中,上交所將繼續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秉承‘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原則,全面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穩步推進交易所國際化發展,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推進跨境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與‘一帶一路’沿線資本市場開展務實合作,不斷探索深化與境外交易所的交流合作機制。”蔣鋒表示。
上交所國際部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上交所積極開展與沿線資本市場的合作,包括股權合作、人員互訪交流、數據合作等,以實際行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該人士介紹,2017年5月份,上交所與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管理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投資建設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AIX)。2018年11月14日,AIX正式開市,目前已上市五只產品,包括哈財政部的歐洲債券和哈原子能的首筆IPO。
從2015年至今,上交所已與沿線八家交易所或金融中心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或戰略合作協議,先后舉辦了八次大型國際論壇,搭建交流平臺,探討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路徑。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最近的一次是今年9月10日至12日,上交所與莫斯科交易所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共同舉辦了第四屆“中俄資本市場論壇”。
“這次是兩家交易所首次在俄羅斯舉辦資本市場論壇。”上交所國際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上交所監事長潘學先表示,中俄資本市場合作可為兩國企業跨境投融資和資產優化配置提供平臺,依托資本市場開展股權和債權合作,形成兩國共謀發展、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發展機制。兩國資本市場存在大量合作機會,有巨大合作潛力亟待進一步開發。
除了開展合作之外,上交所還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配套服務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比如: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愿景和行動計劃》,明確上交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目標和舉措,作為上交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指南。
此外,隨著去年首單“一帶一路”債的落地,上交所不斷研究完善“一帶一路”直接融資渠道。
上交所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上交所已受理“一帶一路”債券16只,受理規模812億元,其中已發行9單,發行規模143億元,募集資金均用于“一帶一路”建設。
量體裁衣 引進更多國際投資者
除了走出去,上交所也注重引進來。上交所國際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主要開展了引進國際發行人和吸引國際投資者兩方面工作。
引進國際投資者的一大舉措就是,以服務境外投資者為理念改版英文網站,組織各類境外路演、境內投資者論壇、國際投資者走進上交所及上市公司等活動,并通過推送市場基礎資料、政策更新等舉措,積極吸引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2014年起,上交所不定期舉辦國際投資者走進上交所活動,吸引了大批國際機構投資者的積極參與。
11月8日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投資者走進上交所活動,近70家境內外大型機構的近200位投資與交易業務負責人參與,并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富達國際已在中國深耕14年,見證了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和成熟,而上交所正處于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的最前線,富達國際對中國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杰表示。
先鋒領航亞太股票交易主管兼高級基金經理JamesChatfield認為,這一活動為全球資產管理人運用所積累的國際經驗投資A股市場提供了機遇,感謝上交所在拓寬投資A股渠道、完善市場結構方面所做的努力。
“下一步,上交所還將開展有針對性的境外路演與境內推介活動,了解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和習慣,量體裁衣,提供更好的服務。此外,還將定期組織國際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舉辦上市公司國際投資者關系管理培訓,切實搭建國際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有效交流的平臺,提升上市公司的國際投資者關系管理水平。”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