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上交所黨委和全體員工一致認為,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九個“必須堅持”,是對改革開放40年來寶貴經驗的系統總結,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上交所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響應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偉大號召,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以時不我待、奮勇搏擊的精神面貌,扎實推進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上明確新目標,做出新貢獻。
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十九大以來,上交所積極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多層次、包容性的新藍籌市場,集中力量推動制度建設、完善規則體系,深化“新經濟+藍籌”的“新藍籌”行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新經濟的服務力度,為“四新經濟”企業提供配套支持。截至三季度末,新上市公司平均貢獻市值達18.3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高出16.1%。2017年至今年三季度末,滬市共有219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IPO登陸主板市場,占滬市新上市企業家數的82.6%;相關企業融資金額達1543.8億元,占新上市公司總融資額的72.0%。同時,上交所注重抓住時機深化資本市場基礎性體制機制改革,為擔負新時期資本市場改革重任創造條件,積累本領。
一是強化注冊制及配套機制改革研究,推動注冊制討論走向深化,凝聚社會共識,承擔改革試點工作。二是頂住壓力,嚴格掌握退市標準,不斷完善退市相關制度,為注冊制試點從市場退出角度積累了大量實踐。三是強化“刨根問底”式信披監管,扎實推動信披一線監管轉型,為注冊制試點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打下堅實基礎。四是積極支持投資者保護和救濟工作,在欺詐發行先行賠付、信披違法民事訴訟方面,協同司法實踐,推動多起標桿案例得到執行和固化。五是強化交易監管,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資本市場,為注冊制試點發揮市場約束作用,創造了相應條件。
在下一步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重大改革中,必須深入思考如何破解共性難題,堅持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希望通過科創板及注冊制試點,能夠提高資本市場對科創企業的包容度和服務水平;令投融資雙方形成比較明確的上市標準和時間預期;強化市場機制從發行到退市環節的約束力,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加大基于信息披露的執法和監管力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健全投資者保護救濟機制;引導境內外長線資金入市,使資本市場真實反映國民經濟的正向發展;為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為保障改革穩妥落實,上交所考慮在制度設計過程中,通過發行、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證券公司資本約束及引入中長期資金等配套措施,增量試點、循序漸進,新增資金與試點進展同步匹配,力爭在科創板實現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公司的新老股東利益平衡,并促進現有市場形成良好預期。
提高市場效率服務實體經濟
近年來,上交所緊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實施公司債券新規,簡政放權,公司債券發行規模大幅增長,發行成本下降,發行結構不斷優化,企業融資效率提升。近年來,上交所累計發行公司債券4829期,融資總額達6.5萬億元,公司債券已成為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品種。已有31個省市在上交所發行政府債券,發行次數122次,發行規模2.7萬億元。同時,上交所大力發展資產支持證券市場。
另外,上交所還推出了綠色債券、創新創業債、“一帶一路”債券、社會責任債券、住房租賃行業融資等創新品種。
圍繞“期現聯動發展,服務民富國強”的工作使命,上交所在確保衍生品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扎實推進市場創新發展,不斷提高市場效率。
截至12月24日,上證50ETF期權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第二大ETF期權品種。今年以來,上證50ETF期權日均成交和持倉數同比實現了72%的增長;期權經濟功能長足進步,保險和增強收益的交易占比分別達到了14.0%和45.3%,日均受保市值為96.6億元。
下一步,上交所將緊密圍繞中央關于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要求,在確保市場安全運行、進一步加強監管的基礎上,穩步推進衍生品市場創新發展。積極推動新增滬深300和中證500等寬基指數ETF期權,繼續推動新增行業ETF、跨境ETF期權合約標的。進一步加強期權投資者教育工作,推動期權學院2.0版正式上線。
持續加快國際化步伐
上交所要保持更高站位和更寬視野,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為我國創造良好國際環境、開拓廣闊發展空間。
近年來,上交所國際化步伐持續加快。4年前滬港通正式啟動,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進入新紀元。如今,滬港兩地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優化,滬倫通上線工作也正加緊推進中,國際化業務不斷突破。制定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愿景和行動計劃(2018-2020)》。與全球50多家交易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設立了中歐國際交易所、參股巴基斯坦交易所、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交易所等,積極探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易所的深度合作。此外,進一步推動MSCI提高A股納入比例和拓展納入標的,推動A股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不斷加快中國資本市場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交易所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