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6月2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科創板投資者民事權益救濟安排方面,將推動建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
“這有助于提高投資者維權收益,降低維權成本,對于證券民事賠償來說是突破性進步,將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在試點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情況下,加快建立該制度尤為必要。”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7月1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證券集體訴訟是由權益受到損害的投資者以自己名義并代表與自己存在相同法律事實的人,向法院提起的訴訟。
劉俊海認為,集體訴訟制度的核心在于“聲明退出”機制,除非集體成員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向法院明確表示自己不愿意被包括在集體訴訟中,否則集體訴訟的法律后果直接對該名成員產生法律拘束力,更加方便投資者維權。證券集體訴訟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維護市場秩序的一項基礎性制度,特別是在試點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情況下,加快建立該制度尤為必要。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7月1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次證監會在文件中強調的支持投資者集體訴訟,是一個很重要的創新。集體訴訟在國外稱作集團訴訟,廣大投資者不需要每人都參加到訴訟中來,只要同意訴訟代表的訴訟,就能夠自然享受訴訟的結果。集體訴訟能夠大幅度降低投資者的維權成本和維權難度,對投資者來說是很大的福音。另外,保護投資者權益,是證券市場的基礎性工作,除了通過行政手段和刑罰措施外,鼓勵投資者自身維權,也是保護投資者的重要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集團訴訟還能夠簡化訴訟流程,加快糾紛的解決。楊兆全認為,從國外的證券集團訴訟經驗來看,由于集團訴訟的強大威懾力,很多公司往往會主動選擇和解來解決問題,這能避免我國現階段投資者訴訟中和解困難,上市公司堅持訴訟到底,不斷上訴甚至申訴來拖延訴訟的狀況。
不過,在中國現實情況下,特別是在科創板環境下,集體訴訟也面臨著比較大的難題,需要進一步細化并結合實際。楊兆全分析稱,由于科創板公司規模一般不是很大,一個集體訴訟有可能會壓垮一家科創板公司。從過去的經驗看,很多案件起訴金額超億元,而且這還只是5%-10%的投資人參與下的數字,而集體訴訟制度會無條件地包含了將近100%的投資人,這樣的訴訟方式涉及的索賠金額超過十億元并不稀奇。在這種情況下,被訴訟的公司很可能頃刻間被訴訟壓垮。
此外,楊兆全還表示,投資者訴訟是民事訴訟法的問題,證監會在這個問題上只有建議推動權,最終還需要證券法修改以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予以解決。目前來看,集體訴訟制度的出臺和實施,還需要假以時日。
“科創板試圖在投資者民事權益救濟安排方面有所開拓,通過建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維護投資者權益,這不僅有利于科創板自身的良性發展,也必將產生外溢效應,推動整個A股的投資者權益保護。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保護在于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讓投資者能夠獲取公平的交易機會,得到公正的對待,而不在于保護投資者的投資獲利。”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顧慧君7月1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