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規模及風險進一步減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券商對股票質押的消化。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共向105家券商質押668.84億股股票,較去年同期下滑近35%。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因辦理股票質押而遭監管部門問詢、處罰的券商也持續增多。總的來看,券商開展業務過程中對融入方盡職調查存在較大缺陷是被提及最多的問題。此前證監會已就券商股票質押業務中存在五大風險點提出了監管要求,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強對場內股票質押的監管與現場檢查。
整體規模同比下滑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券商股票質押業務整體較去年同期明顯縮水,總質押股數、質押股票總市值均出現大幅下滑。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共向105家券商質押668.84億股股票,而去年同期,為上市公司辦理股票質押業務的券商共有107家,總質押股票數達1024.09億股。年初迄今券商辦理質押股票總數同比下滑34.69%。
從質押物總市值規模看,年初迄今,上市公司質押股票的總市值達6378.1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065.08億元相比,下降了20.93%。
與去年同期相比,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辦理股票質押數量同比減少的券商合計72家,占比68.57%。西部證券、華鑫證券、九州證券、長城證券、宏信證券、第一創業、東方財富證券、華龍證券、申萬宏源(06806)西部、浙商證券、愛建證券等券商辦理的質押股數同比下滑逾90%。
從單家券商的情況看,中信證券、銀河金匯資管(中國銀河證券子公司)、中山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頭部券商更受上市公司認可,5家公司今年以來辦理的股票質押數量分別為65.01億股、50.43億股、43億股、39.24億股、38.96億股,在券商中排名居前。
不少券商今年以來壓縮了股票質押規模。中山證券今年初以來解質押的股票數量高達27.22億股,占其今年以來辦理股票質押總數的比重超過63%,截至10月13日,其尚處于質押的股票數量僅剩15.78億股。華泰證券資管、光大證券、招商證券今年以來解質押的股票數量分別為5.9億股、5.2億股、3.75億股,股票質押規模較年初均明顯下降。今年以來有16家券商解質押股票數量超過1億股,有29家券商尚未進行股票解質押。
方正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胡國鵬認為,今年股票質押項目數凈增量大幅下降的貢獻來自券商對股票質押的消化。他說:“去年質押給券商造成了巨量減值損失,逼迫券商對股票質押業務進行全面整頓,目前以消化存量為主,同時輔以從事安全性更高、更謹慎的質押業務。”
截至2019年10月11日,全市場質押股數合計5997.71億股,市場質押股數占全市場總股本的9%,市場質押市值為4.65萬億元。與4月19日數據相比,全市場質押股數減少了185.04億股,市場質押股數占全市場總股本的比例下降了0.49%,質押市值下降了1.13萬億元。
監管關注股票質押業務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至少20家券商在股票質押業務中受到監管層的關注。國盛證券、萬聯證券、中郵證券、財富證券、英大證券、南京證券等多家券商因股票質押問題遭到地方證監局采取監管措施。
以國盛證券為例,9月23日江西證監局官網披露,經查,國盛證券在2018年8月29日為客戶宋睿辦理了標的為云圖控股的股票質押業務,質押數為5750萬股,融資額為1億元,本次質押完成后,云圖控股市場整體質押比例為48.56%,超過了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制定的“單一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數與其A股股本的比≤48%”的風險限額。上述問題反映國盛證券在開展股票質押業務時未嚴格執行公司的內部制度,未落實合規經營要求。江西證監局決定對國盛證券出具警示函。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券商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對融入方盡職調查存在較大缺陷是被提及最多的問題。此外,還存在針對具體項目質押率估算隨意性較大、制度不完善、對標的證券管理不夠嚴格以及履行存續期管理職責留痕不充分等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至少有7家券商半年報遭問詢,交易所在問詢函中重點關注券商股票質押相關業務的開展、風險管控等情況以及相關減值計提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今年上半年,多家券商因股票質押業務“踩雷”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上半年,對股票質押業務計提減值準備超過2億元的券商共有4家,分別為東方證券(03958)、西部證券、國元證券和光大證券。
頭部券商也未能完全繞開股票質押的“雷區”。中信證券在2019年半年報中披露共計21起訴訟糾紛案,主要涉及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融資融券交易、合同糾紛等。
積極防范質押風險
針對券商的股票質押問題,北京一位券商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股票質押業務2013年推出之后,在銀行的參與下規模迅速擴張,銀行理財一般將這一類的產品當作標準化產品來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債券類資產,但2017年原銀監會新修訂的相關規定將場內股票質押定為“非標資產”。這就讓原來大規模參與這項業務的銀行產生了大量的回表需求,但這類股票的變現需要市場條件配合,否則可能對相關業務產生沖擊。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券商股票質押屬于正常業務范疇,業務經營出現問題也是正常現象。股票質押業務與股市走勢息息相關,大盤低迷的情況下券商難以獨善其身;一旦市場轉暖,跌出來的風險則消弭于無形。”
8月28日,證監會機構部向各證券公司下發的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稱,券商股票質押業務存五大風險,包括“業務定位不清,盲目追逐利益”“風險意識不強,風控措施不足”“審核把控不嚴,質押率設置不嚴謹”“盡職調查不完備,甚至缺乏盡職調查”“貸后風險管理流于形式”。
針對上述風險點,證監會還提出三大監管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理性展業。各證券公司要清醒認識、理性評估股票質押風險,將風險防范放在首位,重新審視業務定位,不能盲目擴張業務規模、忽視風險管控要求。二是要學習領會。各證券公司高管、業務部門、合規風控部門人員要認真學習股票質押自律新規,搞懂搞透,嚴格執行。三是要嚴格落實整改。各證券公司要嚴格按照股票質押自律新規,對照梳理自身業務管理運作中的薄弱環節,盡快采取整改措施。
業內人士建議,對于個股的“排雷”,需要券商進一步提升風控和投研能力,否則行情大好時,也容易忽略個股風險,埋下隱患。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