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12月13日新三板正式宣布擴容至全國,至今已經過了七載光陰,經歷過2015年初的一輪瘋牛之后,新三板開始了漫長的熊市,二級市場流動性逐漸枯竭,市場財富效應消散,這一過程中企業融資功能也逐漸開始萎縮,掛牌企業數量出現負增長。
新三板市場的眾多參與者都在期待增量改革破局。行至今日,新三板到了不得不改革的節點。
證監會也曾在公開場合明確指出,近年來,受市場規模、結構、需求多元等因素影響,新三板市場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如融資額下降、交易不活躍、申請掛牌公司減少、主動摘牌公司增加等。
就在10月25日,市場期待數年的改革終于落地,當天的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證監會啟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
改革方向符合預期
常德鵬明確指出,新三板市場作為新興市場,一直處于探索完善中,經過早期爆發式增長,市場參與者逐步趨于理性,一些不適應資本市場要求的掛牌公司自然出清;同時,隨著優質掛牌公司不斷成長壯大,新三板現行市場分層、融資、交易、投資者適當性等制度安排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互聯互通的有機聯系仍不完善,迫切需要綜合施策,深化改革,提升市場功能,激發市場活力。
因此,統籌考慮之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蓋市場分層管理、發行融資、轉板上市、差異化交易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摘牌制度、強化監管等各個層面。
具體來看,此次證監會部署的改革分為五個層面,即優化發行融資制度、完善市場分層設立精選層、建立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健全市場退出機制。
這其中,公開發行、精選層以及轉板機制對于新三板市場來說無疑都是期待已久的重磅增量改革。
“沒想到這些期待已久的政策會一口氣推出,監管層也意識到了改革的迫切性,新三板市場已經沒有時間可以等待相關政策慢慢釋放,一口氣推出來是正確的選擇。”北京地區一家中型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和市場人士交流了解到,此次推動的五方面改革已經完全滿足了市場對于新三板改革的期待,甚至一些改革要超出預期。
如相關政策中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層企業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便大大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這項政策的推出意味著新三板公開發行的層面不僅是之前傳言的精選層,而是進一步擴展到了創新層企業,擴大了受益企業的范圍。
不過在所有改革中,一些敏感的市場人士發現五項改革中并未提及核心的降門檻問題,實際上這項變化藏在了其他表述中,未來將會配合精選層的推出設定差異化的投資者門檻。
定位之爭清晰
然而無論政策如何變,影響新三板市場多年發展以及政策推進進度的核心是新三板的定位問題,此次改革的推進正式終結了新三板定位的搖擺。
聯訊證券新三板分析師彭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深改對新三板的意義主要在于明確新三板的定位,此前雖然明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但由于市場參與主體以主板IPO為主要目標,新三板更接近一級市場。此次精選層以及配套制度的改革明確新三板場內市場、獨立市場的地位。”
彭海進一步表示,新三板地位的明確核心則在于轉板上市機制的建立。“建立轉板上市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從2017年以來新三板企業成功IPO的數量達到68家,申報企業一直占總申報企業20%的比例左右,但此前新三板企業申報主板IPO跨市場制度并未有效銜接。此次轉板機制設定可以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明確新三板市場定位。”他認為。
而常德鵬也明確提出,證監會推出此次改革,將使新三板市場定位更加清晰,市場結構更加完備,差異化服務和監管機制更加符合中小企業的特征和發展需求,使市場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進而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無疑,新三板定位問題得以解決將理順新三板市場未來多年的發展路徑,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間功能和定位的明確。
市場期待配套政策
事實上,10月25日證監會宣布開啟新三板全面改革只是打響了改革的發令槍,明確了新三板的改革方向,幾乎所有重磅改革都未有細則發布。
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便在改革消息發出第一時間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一次證監會提出的五方面改革是未來一段時間改革指導路線圖,但之后還需要緊盯配套政策落實的情況。
對于配套政策的跟進,全國股轉系統給市場一顆定心丸。全國股轉系統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中。
根據記者了解,規則準備方面,與改革相關的主要自律規則全國股轉系統已完成起草,將適時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技術準備方面,發行承銷、發行審核、交易等技術系統已完成主要功能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人員準備方面,全國股轉系統已成立負責公開發行并進入精選層審查的部門,配備了專職審查人員,近期還將啟動內外部審查專家遴選工作。
“全國股轉系統已經籌備很久了,就我們了解這次的方案籌備期超過了兩年,因此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新三板此次改革將會快速推進,配套政策和細則將會魚貫而出。”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而證監會方面則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充分考慮新三板承受能力以及與資本市場其他板塊的關系,積極推進新三板各項重點改革任務。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