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各方的心。連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國家各部委、有關行業協會推出了一系列應對舉措。
針對此次疫情可能對經濟形成的影響,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界專家認為,相關部門要準備好足夠多的政策工具,隨時啟用,確保經濟穩定運行。
證券期貨行業穩定預期、積極行動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通知,就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合理調度金融資源,保障金融服務,維護金融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等做了進一步強調,從五大方面提出30條舉措。
直接涉及資本市場的主要有“減免疫情嚴重地區公司上市等部分費用”“免收湖北省上市公司、掛牌公司應向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繳納的2020年度上市年費和掛牌年費”“免除湖北省期貨公司應向期貨交易所繳納的2020年度會費和席位費”等9條措施。
1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提出了五方面要求,比如,證券基金企業經營機構結合行業特點,改進服務方式,引導投資者采取非現場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并為非現場交易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
證監系統各單位也行動起來。1月30日,中國期貨業協會聯合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4家單位,共同向湖北省重點疫區捐款4000萬元。
1月31日,上交所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資金3000萬元,專項用于武漢及其周邊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抗擊及防治工作;深交所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向湖北省首批捐款3000萬元,為湖北各地抗擊疫情提供支持;2月1日,中國結算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向湖北省捐款人民幣3000萬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還分別針對特殊時期市場主體實際需求作出相應安排,優化自律監管與服務方式,優化業務操作安排,落實落細防控措施,保障各項業務穩妥有序開展,保護廣大投資者健康安全與合法權益。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在加強內部自身防控的同時,發起倡議,號召上市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基金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都向廣大會員單位發出倡議,內容包括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向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捐款捐物等。此外,2月1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對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做出相關安排。
行業機構也行動起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月30日17時,共有48家會員單位(含子公司、股東單位等)先后捐贈資金及緊缺物資超過3.69億元;本期新增27家會員單位捐贈資金或物資1.35億元。
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月29日20時,共有70家公募基金公司、6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4家私募資管決定或實現捐贈金額為30468.75萬元;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管理機構引導、推動投資的生態鏈機構決定或實現捐贈金額64803.16萬元;通過捐贈物資的方式,累計捐贈大量緊缺醫療物資折合約1.5億元。
金融系統強化應急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力做好轄區內金融服務和應急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對疫情防控的資金支持,包括加大對涉及疫情防控和民生領域的信貸支持;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為轄區內金融機構提供多層次流動性支持。
同時,建立資金撥付匯劃“綠色通道”,確保各項疫情防控資金快速及時到位;建立疫情防控期間外匯政策綠色通道;加強疫情期間各項金融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
銀保監會提出,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充分發揮銀行信貸、保險保障、融資擔保等多方合力,加強對社會民生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鼓勵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2月1日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31日,全國銀行保險機構以及行業協會累計捐款達14億元。保險機構向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捐贈保險保障,風險保障總額超萬億元。
在資本市場方面,銀保監會將繼續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對接上市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生產經營基本面良好,具備發展空間的上市公司,鼓勵采用綜合授信方式給予支持。對出現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但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可合理采用多種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幫助其渡過難關。
有分析認為,短期內,特別是中小企業可能會遭遇很大的財務困難,但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企業倒閉虧損等現象不會太嚴重。特別是相關部門已經明確提出了一系列舉措,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的現象。
專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
對于此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與影響,中信建投證券宏觀經濟與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預計,原有的逆周期調節政策寬松方向不變,節奏或比原來預想的會加快,力度或比原來預想的會加碼。
就財政政策和準財政政策而言,他認為,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發揮三大政策性銀行作用和提高赤字率是看點。就貨幣政策而言,降準仍有空間,降低短期資金成本和中長期資金成本同樣重要,除了MLF和LPR利率走低之外,也不排除降低存款利率。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面上來看,央行和財政部要在貨幣和財政政策層面向疫情較為嚴重的湖北省傾斜,可以針對湖北金融機構定向降準降息。中央財政在下撥相關財政資金的同時可以允許湖北地方政府適當延后上繳相關稅收,把資金更多投入到抗擊疫情中去。從點上來看,因為目前疫情沖擊較為直接和受影響嚴重的是服務業,而服務業本身又以小微民營企業為主,抗風險和沖擊能力較弱,因此首先支持實體經濟政策的對象應該是這些小微服務性企業,一方面在信貸方面給予更多定向支持,例如提供到期貸款續貸便利,給予適當貸款利息優惠;其次財政方面可以加大針對小微服務性企業的減稅力度,提供專項資金幫助相關企業在疫情期間安置員工。
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實體經濟短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國內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望繼續加碼。
“預計貨幣政策將從以下幾方面發力,增加貨幣供給,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資成本。”伍超明說,一是加大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如適度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規模,繼續定向降準、降息等;二是全面性的降準、降息政策有望出臺;三是優化金融機構信貸審批流程,加快信貸投放,同時適度提升不良貸款容忍度,對受疫情沖擊較大企業到期貸款進行展期,不抽貸、不斷貸,保證企業的流動性需求。
他同時表示,預計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也將繼續強化,一方面加大對受疫情沖擊較大地區、行業和企業稅收的減免力度,并給予一定補助,以幫助其渡過難關;另一方面加快、加大專項債券發行,適度增加財政支出,發揮經濟穩定器作用。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不同于“非典”時期,在本次經濟戰“疫”中,貨幣政策預計將提早發力。今年全年有望再進行2次左右的全面降準,下一輪降準預計將提前至一季度落地。同時,LPR預計上半年下調10bp,下半年下調40bp。從組合上看,考慮到工具間的內在聯系,降準有望領先于降息,LPR利率的下調有望領先于MLF利率的下降。
在總量性工具發力的同時,TMLF、定向降準等結構性工具將優先惠及受疫情沖擊更大的服務業以及中小企業,同時對不合理抽貸、斷貸的監管將進一步加強。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董少鵬 閆立良)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