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倪楠
一家中概股公司因造假舞弊被調查,中概股也由此陷入信任危機的時候,金山云近期正式登陸納斯達克,首日便以上漲40%收盤。這樣的市場氛圍,無疑讓后續排隊的赴美中概股松了一口氣。金山云的上市首日表現也充分證明了,能講好故事的中概股依然會受到資本的青睞。
美國資本市場并未區別對待中概股
金山云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當前美股中唯一一個中國純云服務商。根據金山云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的收入由2017年的12.36億元人民幣,連續增長至2019年的39.56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近80%。金山云此次上市募集的資金將主要投向基礎架構的擴展和升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技術和物聯網領域,以及生態系統的擴展和國際影響力建設等方面。
招股書顯示,金山云依然處于虧損狀態,公司的主要投入成本集中在研發和IDC。其中,近三年研究開發費用分別為3.99億元、4.40億元和5.595億元,而IDC費用(帶寬成本和機架成本)分別為10.33億元、18.905億元和28.566億元。
金山云早期投資人之一FutureX天際資本創始人張倩表示,金山云在研發和IDC上的巨額投入而導致的虧損,是為了建立行業壁壘的戰略性虧損,金山云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云廠商和第六大公有云IaaS廠商。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后劉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概股公司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上市目標理念,堅決摒棄上市圈錢甚至“割資本主義韭菜”的錯誤取向,把公司上市融資、創業團隊兌現創業回報和為投資者實現回報有機結合,全面平衡。
劉安說:“中概股公司應當深耕存量市場,把未來預期回報真正植根于對于中國市場的深入理解和本土化解決方案,而不是繼續執著于對增量市場的空中樓閣式‘畫餅’,用真實業績證明中概股值得資本的信賴。”
北京市征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焱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在上市規則和準入條件上,美國資本市場并未對中概股公司區別對待,中國的信息技術行業、非日常生活消費品企業依然傾向于赴美上市,對于其中優秀的公司,境外資本市場一度給予較高估值。
中國資本市場歡迎優質中概股回歸
在信任危機之下,中概股股價表現不佳,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超過70%的美股中概股總市值在15億美元以下,4月份近半公司的股票呈現下跌走勢,而美股上市公司攜程、百度、京東、網易等公司,已經與香港聯交所進行洽談,有計劃赴港上市。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于外部資本市場環境,國內近期落地了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措施,4月30日證監會下調紅籌企業回歸的門檻,中概股回歸A股的吸引力大增。但潘向東也表示,中概股如何規劃好未來的發展,仍是各方都高度關注的事情。
潘向東說:“從2008年以來中概股赴美上市來看,表現可謂喜憂參半,甚至部分中概股已經跌破發行價,倒逼回歸A股市場。中概股本身打鐵還需自身硬,一是需要加強自身經營能力,加強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二是加強風控,尤其是內部監管能力;三是熟悉海內外市場的法律法規,避免觸碰法律紅線。中概股回歸不僅要講故事,更需要提高自身業績回報能力,期待更多企業在新模式和新業態方面蓬勃發展起來。”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認為,中概股回歸是趨勢,是國內資本市場開放的象征,但不能允許只會“講故事”的中概股回歸,其中關鍵點是要強化中介機構的看門人作用,強化責任追究。
楊兆全說:“中介機構對業績造假沒有盡到把關義務的,必須嚴格進行追責。不能出現中介機構為了自身業務,對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睜只眼閉只眼,甚至是同流合污,幫助上市公司造假。保薦人、會計師和律師,作為熟悉上市公司業務的專業人士,應該有雞蛋里面挑骨頭的嚴謹作風,有了這樣的看門人,上市公司也不敢貿然作假。”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策劃 閆立良)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