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6月18日,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表示,科創板目前亟待解決的短板問題,就是要鼓勵引導長期投資者參與科創板。下一步,上交所將配合證監會積極研究推出鼓勵、吸引中長期投資者的制度,如對真正采取長期策略的機構投資者建立公開備案名單。
科創板建設有四大進步
黃紅元表示,開板一年來,科創板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步。一是支持科技創新的成效初步顯現。科創板包容性明顯提高,上市標準與納斯達克、港交所等國際領先交易所相似,對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導流和產業扶持作用初步發揮。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明確,未盈利、紅籌、不同投票權架構等過往只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科創板均能提供服務。
二是試點注冊制平穩落地。審核注冊的標準、程序、進程、結果公開透明。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全公開、問詢式、電子化、分行業的審核工作特點,壓嚴壓實中介機構把關責任的監管要求,初步得到市場認可。目前從企業申請受理到完成注冊平均用時5個多月,審核效率明顯高于其他板塊。
三是關鍵制度創新經受住了市場檢驗。投資者適當性機制,“保薦+跟投”的利益約束機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定價配售機制,充分博弈的交易機制,多空平衡的兩融機制,異常交易標準公開,從投資者需求出發突出重大性、有效性的信息披露監管,有力保障了發行、交易平穩運行。
四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交易活躍度較為理想,投資者行為較為理性,交易秩序良好。
黃紅元表示,下一步,要更多從長期視角研究推出深化改革的措施,確保科創板行穩致遠。
鼓勵引導長期投資者參與科創板
談及上交所對發展科創板長期投資的思考時,黃紅元表示,從制度供給的角度看,科創板目前亟待解決的短板問題,也是國際最佳實踐中反映出的有效經驗,就是要鼓勵引導長期投資者參與科創板。
黃紅元表示,從境外經驗看,股票市場投資者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短期方向型交易者。第二類是中長期價值型投資者。此外,還有一定比例的套利型投資者。
“應該講,這三類投資者對市場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黃紅元表示,國際上不少專家認為,均衡合理的投資者結構對于市場發展非常重要,一般認為,中長期投資者的市值占比超過一半,交易量占比約三分之一,屬于比較合理的情形。
黃紅元表示,研究境外長期資金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行為,可以發現三大特點:一是采取逆周期投資操作,從而客觀上有利于二級市場穩定運行。二是通過參與新股發行定價和配售,有效支撐了常態化的市場融資功能。三是通過參與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質量。OECD國家養老金等境外長期資金的管理實踐說明:長期投資在推動二級市場平穩運行、公司選優、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及上市公司質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總體上看,A股市場上的長期投資還遠遠不足。”黃紅元表示,首先是中長期資金不足;其次是中長期資金未進行長期投資,沒有在資金來源、投資策略、持倉周期、績效考核等方面體現出長期性特征,交易行為短期化,波段式操作比較多,總體表現出短期方向型交易者的行為特點。
計劃對長期機構投資者開“白名單”
黃紅元表示,平衡的投資者結構對于科創板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在投資者結構平衡、合理的前提下,資金參與規模的增長才能提供可持續、高質量的融資功能和持續的良好投資機會。中國市場并不缺少資金,但缺少真正做長期投資的“長錢”。科創板希望引入真正的中長期資金進行長期投資,因此,上交所進行了如下一些嘗試:
一是推動改善投資者結構。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一定的適當性門檻,既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客觀上也有利于促進個人投資者成為中長期投資者,把短錢匯聚成長錢。
二是讓機構投資者更好發揮作用。科創板網上網下發行的基本比例是2:8,回撥后最多可變成4:6;開板初期網下部分不低于50%優先向六類中長期資金配售。科創板自律委倡議,對獲配售的中長期資金隨機抽取10%并鎖定6個月,促使其以長期投資策略指導定價投資。
三是優化大股東、IPO前的老股東減持“批發+零售”機制,探索有效應對減持問題的市場化路徑。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老股東今后可以采用向中長期資金網下詢價、配售等新的減持方式,可為長期投資者留下業務接口。
黃紅元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配合證監會積極研究推出鼓勵、吸引中長期投資者的制度。條件具備后,擬通過自愿安排或承諾等方式,對真正采取長期策略的機構投資者建立公開備案名單,使其在發行詢價、定價、配售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獲得更多的機會,并自愿承擔長期投資的相應責任,推動市場投資者結構逐步趨于合理。
“我們熱切歡迎更多中長期資金參與科創板并進行長期投資,成為特定意義上的長期投資者,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并分享其長期發展的紅利,推動市場流動性、波動性、平穩度與市場功能相匹配。”黃紅元如是說。
(編輯 李波)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