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一直在拓寬,尤其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在2018年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后,不斷按下加速鍵。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的沖擊,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依然穩健,越來越多境外金融機構加快中國業務布局。
2020年,美國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與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新加坡淡馬錫旗下富登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合資籌建由外資控股的貝萊德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美國安達保險集團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至46.2%,成為其最大股東;中法合資、中澳合資和中英合資的3家外資保險公司也分別下設了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自韓國的大韓再保險在華設立了再保險分公司。
不難發現,金融業對外開放過程不斷傳導,有序覆蓋到銀行業、保險業的各個細分領域。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周亮在去年10月份舉辦的2020年金融街論壇上表示,2018年以來,銀行業保險業先后推出34項開放措施,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華設立近100家各類機構,充分說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外資機構對此更是深有感觸。“對德意志銀行而言,中國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也是我們全球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性市場之一。”在1月7日舉行的銀保監會新聞發布會上,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總經理、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彤表示,在實際業務發展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各級監管單位對加大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促進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顯著的成效??梢哉f,德意志銀行既是市場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張曉宇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友邦集團作為在港交所上市,是注冊地和總部都設在中國香港的外資公眾的上市企業,這得益于中國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的政策,我們2020年6月份獲批成立中國內地首家的外資獨資的人身保險公司—友邦人壽。友邦是中國金融業對外持續開放的見證者和獲益者,長期以來我們都堅定的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
未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度還將不斷加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就《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征求意見稿》堅決落實對外開放要求,不增設準入條件,不提高準入門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對于下一步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的落腳點在哪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落腳點依然是引進來和走出去。很多時候引進來和走出去是對等的,開放往往是雙向的。我國的銀行業、保險業務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走出去”能在完善國內金融機構現代公司治理的基礎上提升其全球競爭力水平。
“伴隨著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的不斷推進及資管新規的不斷深化,下一步的銀行業、保險業的開放落腳點主要有兩方面。”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資管新規方面,可以考慮引進國外經驗來完善我國的資管市場,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手段及先進管理水平來提升資管市場的服務能力;二是不良資產處置,各類金融市場風險持續出清的過程中,如何引入國外經驗幫助完善資產處置工作值得進一步探索。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