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注冊制改革成效持續顯現,IPO常態化為實體經濟不斷注入“源頭活水”。今年A股市場新增上市公司217家,較去年同期增長84%;首發實際募集資金達1903.54億元,同比增長37.36%。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較去年同期,今年A股市場新增上市公司家數和融資規模大幅增長,是我國經濟有力復蘇的體現,更是我國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成效的展現。
科創板和創業板
新增上市公司占比超七成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新增上市公司217家,較去年同期增長84%;首發實際募集資金達1903.54億元,同比增長37.36%。
上述217家公司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分別有77家和76家,合計153家,占比為70.5%,首發募資分別為591.58億元和492.2億元,合計1083.78億元,占比56.93%。
“眾多公司選擇科創板與創業板上市意味著注冊制改革成效顯著。這也說明,我國科創企業和創新創業企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不斷增多。”田利輝說。
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巿場華北區主管合伙人童傳江表示,IPO在2021年二季度恢復穩健發展,主板、科創板、創業板都較2020年上半年更活躍,科創板和創業板新股發行速度穩步上升,這些改善正是新證券法實施、注冊制改革帶來的成果。
從行業來看,今年以來上市的217家公司中,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數量占比較多,分別有36家、21家和20家,首發募資金額分別為179.69億元、157.85億元和202.14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股上市公司數量和融資規模的增長,反映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大方向不變以及市場IPO活躍度的提升。從融資企業的分布來看,熱度比較高的科技和醫藥依然占主導,這和當前國家戰略性補短板是一脈相承的。
陳靂進一步分析稱,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IPO數量居多的原因在于,一是在基本面上,近期面臨全球缺芯的情況,國產芯片迎來大機遇,國內芯片企業開始了新一輪的漲價潮,市場熱度也越來越向這些行業傾斜;另一方面,我國監管部門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扶持國內的半導體行業發展,疊加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因而科技、醫藥等行業或將成為未來IPO的主賽道。
“我國老齡化社會趨勢顯著,也是醫藥公司上市相對較多的原因之一。”田利輝如是說。
嚴把質量關
年內企業IPO申請踴躍
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以來,總體成效明顯,企業踴躍申請上市。《證券日報》記者據上交所網站和深交所網站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上交所上市委共接受52家公司申請,其中49家公司已問詢、已受理、上市委會議通過等階段,3家公司終止上市審核。深交所共接受72家公司申請,其中71家公司處于新受理、已問詢階段,1家公司撤回上市申請。
從主板排隊IPO企業來看,據證監會官網6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目前滬市主板仍有80家排隊IPO企業,其中狀態為1家現場檢查中,18家已反饋,6家已受理,15家已通過發審會,40家預先披露更新;深市主板仍有56家排隊IPO企業,其中狀態為12家已反饋,15家已受理,4家已通過發審會,25家預先披露更新。同時,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共有15家。
田利輝表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態勢良好,信息披露等有關改革不斷深化。下半年,IPO市場有望實現“量質齊升”的局面。可以預見,在經濟穩健增長、注冊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公司可以達到上市標準,IPO數量將繼續增多。同時,監管部門始終嚴把“入口關”,加強現場檢查等有關舉措,不斷推升公司治理水平,可以預見,擬上市公司的質量會不斷增強。
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發布的最新分析顯示,預計2021年全年,科創板將有180只至210只新股,融資約為1300億元至1700億元;創業板將有180家至210家企業上市,融資約1100億元至1400億元;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可能有150只至180只新股上市募集1600億元至2000億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