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吳曉璐
10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徐明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上表示,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經濟增長、穩定就業、推動創新、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業。由于企業規模、發展階段等原因,中小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能力較弱,需要金融體系持續改進和深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給予特別支持。當前我國有4000多萬家企業,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22萬家,對于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金融市場在擴大中小企業服務覆蓋面、緩解融資難等方面空間巨大、責任重大。
徐明介紹,新三板自2013年成立以來,始終堅守服務中小企業初心,進行了一系列制度探索和改革創新,匹配公開集中市場的標準化服務和中小企業個性化需求,探索出了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可行路徑。2016年啟動分層管理機制,將市場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2020年增設精選層,初步實現了對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交易。
截至2021年9月末,全市場累計服務企業13457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94%,民營企業占比93%。徐明表示,“在下一步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建設中,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小企業這個主體,認真總結過去八年多實踐的經驗教訓,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增強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構建覆蓋中小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
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培育壯大經濟新動能、形成新經濟增長點的引擎。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中小企業是創新的重要發源地,據統計,中小企業貢獻了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創造了80%以上的新產品。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推動大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加速成長。從創新領域看,中小企業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其創新不僅體現在新興產業,也會體現在傳統產業中,創新主體不僅包括以制造業為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包括戰略新興產業中創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從創新方式看,中小企業自身積累少、資本實力相對較弱,業態和模式創新往往是其快速發展的重要路徑,創新型中小企業不局限于技術創新,還包含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等各方面。
徐明提出,下一步,市場建設過程中,全國股轉系統、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把支持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決好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四個關鍵機制問題。一是創新包容機制。針對創新風險大、不確定性高、周期長的特點,持續優化掛牌上市準入條件,豐富創新評價維度,提高審查包容度,充分體現精準包容的理念。二是資金供給機制。支持引導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加大投資力度,推動保險資金、社?;鸬乳L期資金入市,持續優化“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發行融資制度。三是價格發現機制。持續豐富交易機制類型,完善做市商制度,研究推出混合交易、融資融券交易。四是人才激勵機制。持續優化股權激勵制度和差異化表決權制度,充分體現市場化、便利性,促進管理層、技術人才和資本所有者形成利益共同體,釋放中小企業創新活力。
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是北京證券交易所和全國股轉系統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徐明表示,在打造主陣地過程中,我們要科學把握好五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的基石,關系市場成色和發展走勢。打造主陣地,質量是根本,數量是關鍵,要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在一段時間內聚集一批高質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形成品牌效應。實踐中,對市值、財務指標、業績波動等方面的包容,并不意味著放松審核,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嚴守財務真實性和信息披露充分性底線,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強化監管執法,把好公司質量關。
二是內部與外部的關系。中小企業需要全鏈條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要堅持內外部聯動形成打造主陣地的合力。市場內部,北京證券交易所作為主陣地的“龍頭”,發揮示范引領和“反哺”作用,激發整體市場活力;基礎層、創新層是基礎,承擔規范培育功能,源源不斷為北京證券交易所輸送優質上市資源。市場外部,通過轉板機制,加強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互聯互通,支持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并購貸款等業務創新,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間協同發力、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雙輪驅動的局面。
三是融資端與投資端的關系。投融兩端協調平衡發展是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打造主陣地要從融資端和投融資兩頭發力,充分發揮中介機構溝通投融兩端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強融資端改革,大力推進融資工具創新,完善發行承銷制度,不斷提升審核注冊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深化信息披露差異化安排,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強投資端優化,持續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豐富投資者類型,推動持股行權、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等投資者保護機制落地,培植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文化。
四是創新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系。風險防控是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創新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探索推動制度、產品、服務創新過程中,要處理好加強監管、風險控制和改革創新的關系,做到同步研判、同步部署、同步落實。針對創新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做到事前預研預判,事中加強監管和監測,事后穩妥處置化解,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五是近期與遠期的關系。市場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深化的過程,要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近期,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積極探索構建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制度、監管和服務體系,完善掛牌準入、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安排,夯實市場發展基礎,保障改革順利實施,確保北京證券交易所平穩運行。中長期,不斷總結市場運行實踐,持續深化改革,加大創新力度,完備市場功能,健全產品體系,探索發展與中小企業投融資需求相匹配的股票、債券、基金及衍生品市場,強化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特色和品牌。
(編輯 白寶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