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2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證監會官網獲悉,2021年證監會共辦理案件609起,其中重大案件163起,涉及財務造假、資金占用、以市值管理名義操縱市場、惡性內幕交易及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典型違法行為。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線索)177起,同比增長53%,會同公安部、最高檢聯合部署專項執法行動,證券執法司法合力進一步加強。
總體看,案發數量連續3年下降,證券市場違法多發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與此同時,執法重點更加突出,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中介機構違法案件數量占比超過八成。
具體來看,虛假陳述案件數量保持高位,重大欺詐、造假行為時有發生。2021年辦理虛假陳述案件163起,其中財務造假75起,同比增長8%;向公安機關移送相關涉嫌犯罪案件32起,同比增長50%。一是違法手段演變升級,刻意利用新業態、新模式掩蓋造假;二是部分案件涉及金額大、周期長,市場影響惡劣;三是違法占用擔保案件仍有發生,大股東通過多種方式套取公司資金。
操縱市場案團伙化、職業化特征更加明顯,部分案件引發市場高度關注。2021年辦理操縱市場110起,同比下降26%,向公安機關移送相關犯罪41起,同比增長1.5倍。從操縱動機看,有的操縱團伙以連續交易、虛假申報、對倒、蠱惑等多種手段,引誘市場跟風,謀取不當利益。有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實現高位減持、防止股價面值退市、避免質押股票爆倉等目的,通過控制信息披露內容、節奏,配合市場機構操縱自家股票,已查實14起操縱市場案件涉及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或管理層。
內幕交易多發態勢趨緩,關鍵環節問題較為突出。2021年辦理內幕交易201起,案件數量連續三年下降。從案發領域看,涉及并購重組、新股發行、控制權變更等重大資本運作信息的內幕交易案件占64%,涉及業績公告、商業合作的內幕交易案件也有發生。
重點領域案件類型多樣,及時查處違法苗頭問題。辦理私募機構違法案件20起,辦理債券市場違法案件10起,辦理老鼠倉案件9起,辦理期貨領域違法相關案件5起,辦理從業人員違規買賣股票案件16起。
中介機構違法案件上升,涉案主體覆蓋多個領域。全年立案調查39起,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涉及會計師事務所28起,證券公司4起、資產評估機構3起,律師事務所2起、銀行承銷商、評級機構各1起,涵蓋首次公開發行、年報審計、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精選層轉板等業務環節,首次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承銷銀行、評級公司立案調查。
下一步,證監會將以全面落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為重點,聚焦關鍵領域,突出重大案件,堅持“一案雙查”,切實加大違法成本,有效提升執法威懾,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