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隨著2021年年報密集披露,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也進入高峰期。
自3月上旬開始,深交所以“十新破局”為引領,多措并舉支持上市公司召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先進制造新時代”“能源革命新高地”“數字經濟新動能”等主題說明會陸續舉辦,集中展示深市代表性上市公司上年業績、經營狀況、發展戰略和核心競爭力。
總體上看,深市業績說明會形式豐富多樣,成效顯著,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掌門人”積極主動回應投資者關切,拉近了與投資者的距離,有力促進“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保護投資者”氛圍形成,多維度展現公司“硬實力”,彰顯出經濟發展的強勁韌性。
“一把手”出席成常態
致力于提高股東回報
“酒香也怕巷子深”。越來越多的深市公司高管主動從幕后走到臺前,加強與投資者互動交流,引導投資者對公司價值合理判斷,展示公司真實價值。今年的深市業績說明會中,董事長、總經理等“一把手”出席已成常態,向投資者表明了努力提高股東回報的態度和堅決做好市值管理的決心。
京東方是“數字經濟新動能”主題業績說明會的代表企業,公司參會團隊陣容強大,除董秘、CFO以及獨董外,董事長、總裁兩位“掌舵人”也到會,回答了投資者關于2021年度業績情況、未來發展及行業情況等方面的提問,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京東方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席陳炎順在會上說:“這兩年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尚可,京東方仍將業務范圍定位為與顯示和傳感相關的‘1+4+N’業務領域,堅決不做無序擴張。如果經營之外有多余現金流,公司將優先考慮給股東回報。”
被問及分紅回報時,京東方副董事長、總裁劉曉東表示:“今年的分紅計劃是每10股分2.1元,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好公司經營工作,爭取更好的經營業績,努力提高對股東的回報。”
在“能源革命新高地”主題業績說明會中,中偉股份董事長、總裁鄧偉明攜董秘、財務總監等高管共同參與,積極與投資者互動,回應投資者關切。被問及公司規劃時,鄧偉明表示,公司在前期確立“前驅體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環回收”雙輪驅動模式,2021年,新能源行業發展迎來新的變化,公司在雙輪驅動模式下,加快一體化、國際化布局,將形成礦產資源粗煉、礦產資源精煉、前驅體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環回收一體化的綜合型國際化格局。積極布局循環回收,以提升產業協同性、保障原材料供應安全性、提升生產盈利性為目的,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秀出多重競爭優勢
彰顯未來發展信心
績優上市公司充分把握業績說明會這個“亮相”的難得機會,通過與投資者充分交流與溝通,全方位展現出綜合競爭優勢,彰顯了對于公司及行業發展前景的信心,反映出宏觀經濟向好的韌性。
作為“鄉村振興新崛起”代表企業,大禹節水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5.15億元,同比增長74.21%;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36.98%;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1.7億元,同比增長164.06%。據悉,這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也是公司營業收入歷史上首次突破30億元大關。
“大禹節水深耕中國農村22年,對全面取得脫貧攻堅勝利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是親身參與者和實踐者。”大禹節水相關負責人表示。
受益于政策與資金支持,大禹節水對未來充滿信心:2021年、2022年兩年全國范圍內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且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標準進一步明確和提高。2023年至2030年期間,公司每年仍將支持新建和升級改造約6000萬畝高標準農田。作為該領域里的優勢企業,公司將在政府政策和中央資金的直接支持下,進一步做好做穩該項業務基本盤,加大整縣綜合解決方案的推廣力度,擴大全國范圍內市場份額。
作為“綠色發展新引擎”主題業績說明會的代表公司,2021年南網能源頂住疫情影響,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完成年初董事會制定的經營目標,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6億元、6.1億元、4.74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9.43%、28.76%、18.90%。
南網能源總經理陳慶前表示,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公司憑借豐富的項目經驗優勢、技術優勢、品牌信譽優勢以及資本優勢等,在節能服務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未來業務發展空間巨大。乘著政策東風,公司2021年分布式光伏整體推進相比往年加快,其他業務也處于平穩健康發展中,公司管理層對各類業務未來實現較快發展充滿信心。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