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墨璞嘉 記者 林淙
站在科創板三周歲的節點回望,“試驗田”中“科創幼苗”長勢如何?踏上科創征程,如何走向高質量發展?近日,《上市直通車》節目推出“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服務科創板三周年特別節目——匯聚科創力量共謀高質量發展”,市場各方齊聚一堂,共話科創新征程。
新變化:科創幼苗茁壯生長
3年時間,439家科技創新企業登陸科創板,IPO融資金額超6400億元,總市值5.57萬億元,科創板IPO數量占同期A股IPO數量的34%。在重點支持的六大戰略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藥公司合計占比高達78%,科創板已經成為科創企業的首選上市地。
“科創板在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當中持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上交所副總經理董國群表示,自設立以來,科創板堅持科創姓“科”,突出“硬”字當頭,著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科創板開市三周年之際,恰逢皓元醫藥、復潔環保兩家公司分別“登科”一周年和兩周年,它們如何與科創板共成長?
扎根張江,皓元醫藥在生物醫藥的浪潮中銳意創新。“在過去一年中,皓元醫藥實現了產業化、全球化和品牌化的戰略落地,吸引了不少高端國際人才加入公司隊伍。”皓元醫藥董事長鄭保富欣喜地分享著上市后的新變化,科創板真正助力創新藥企業實現夢想。
資本與科技融合帶來的力量讓復潔環保董事長黃文俊感受頗深:“資本注入促使研發創新得以更快實現,充足的資金使得公司有足夠的信心和想象來進一步創造價值。”
新使命:市場各方群策群力
科創板的成長離不開市場各方群策群力、共同守護。
為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科創板注冊制改革任務,2018年11月,由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建設的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應運而生。如今長三角科創企業已經成為科創板的生力軍,占據了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
在助力科創的過程中,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也在逐漸發展壯大。據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代表姜嵐介紹,3年間,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構建了長三角一體化的服務網絡,與19個分中心、35座聯盟城市、140余家聯盟成員單位開展了更高頻和更多維度的合作,以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服務并進的方式服務了諸多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如日方升”,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董軍峰如是形容科創板。3年間,科創板在基礎制度的創新方面進行了諸多改革,充分體現了科創板在制度創新性、包容性方面的突破。
“科創板對投行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行的認知也逐步深化。”董軍峰將其總結為“提高三個能力,堅持一個初心”。其中,一個初心是堅守服務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三個能力分別是提高發現企業價值的能力、服務客戶的能力,以及質量控制的能力。
過去3年,中芯聚源合伙人兼總裁孫玉望深刻感受到科創引擎的強大賦能。他說:“科創板設立后,公司募集資金更加容易、組建基金更快,投項目的膽子也更大了。”3年來,中芯聚源管理的資金規模從53億元增至258億元,投資項目數量從68個增至231個,項目上市的數量也從3個增至30個,其中幫助科創企業上市達21家。
“春風拂面”,是上海證券報副總編輯何軍對科創板的真切感受。在其看來,科創板的設立為科創企業送來“及時雨”,科創板改革不僅豐富了上市主體,也在制度創新方面進行多樣探索:市場化的發行定價機制、詢價轉讓機制、股權激勵機制等,都為科創企業提供了更大的成長空間。如今,科創板“試驗田”已芳香四溢,注冊制改革經驗正在逐步從增量板塊向存量板塊復制、推廣。
何軍表示,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改革中,媒體承擔著記錄者、推動者的職責,發揮著激濁揚清的作用。“上海證券報堅持做中央政策權威的解讀者、市場秩序公正的維護者、投資者權益堅定的守望者和行業聲音可靠的傳播者。過去3年,上海證券報持續服務科創企業進行詢價路演、網上路演、業績說明會等,并推出《科創中國》節目,對話科創板掌門人,零距離挖掘硬科技價值,持續以上證力量賦能科創板高質量發展。”
新期待:科創引擎持續發力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局長張紅看來,3年來,科創板堅持制度創新,以包容的姿態不斷突破創新邊界,已成為“硬科技”企業的首選上市地。與此同時,乘著科創板的東風,浦東新區大力推動“六大硬核”產業對接資本市場,有37家浦東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有力支持了浦東新區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核心區。
作為資本市場生態的重要一環,如何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任重道遠。董軍峰建議,上市前的輔導階段,中介機構須幫助企業樹立正確的上市理念;上市后持續幫助企業成長發展,特別是在公司治理結構、信息披露、財務內控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幫助。
三年有成,創投機構將如何培育挖掘更多優質科創企業?孫玉望坦言,科創板開市以來,中芯聚源從投芯片、設備、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基礎化學材料,從最成熟到相對成熟到最不成熟的產業領域,投資范疇一層層向下沉。未來,創投在科創板的投資要面向更“硬”的科技,關注更基礎、更底層、門檻更高、更稀缺的領域。
在科創板開市三周年之際,由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指導、科創數據研究中心負責研究執行的《國家使命——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服務科創板三周年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通過線上調研、線下走訪的形式調研了11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方式,構建了八大評價指標體系,從企業經營、研發、市值等多個維度梳理了科創板開市三周年400多家上市公司的發展全景。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