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交所迎來開市一周年。
這一年來,北交所上市公司突破一個又一個數量級,目前已增至123家。
這一年來,北交所個股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持續向好,部分公司專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持續加大研發力度。
多位專家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開局良好、創新驅動、穩中求進、市場生態良性循環,是北交所開市一周年的關鍵詞。
前三季度業績穩步增長
隨著遠航精密11月11日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23家。公開發行階段,123家公司合計募資達244.97億元,有21家公司募資分別超過3億元。其中,募集資金居前十的分別是貝特瑞、連城數控、穎泰生物、華嶺股份、同力股份、海泰新能、硅烷科技、遠航精密、國源科技、中科美菱。
從行業上看,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占比超76%,民營企業占比超90%,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醫藥健康、“雙碳”、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
北交所開市一年以來,個股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成交量大增。
統計數據顯示,有10只股票最近一年總成交額均超過50億元。位居榜首的森萱醫藥,其間總成交額達344億元;被稱為“鋰電池材料龍頭股”的貝特瑞,一年來總成交額逾193億元;今年9月28日上市的硅烷科技,交易相當活躍,上市不到2個月,總成交額合計68億元,該股在北交所上市以來日均成交額超過2億元。
從市值來看,有12只個股超過了30億元。貝特瑞一直位居“霸主”位置,該股最新總市值為339億元;吉林碳谷、連城數控2家公司緊隨其后,市值均超過150億元;位居前十榜的還有穎泰生物、硅烷科技、森萱醫藥、海泰新能、華嶺股份、諾思蘭德、同力股份。
業績方面,三季報顯示,在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北交所超九成企業實現盈利。雖然中小企業受疫情及經濟環境影響較大,經營業績整體承壓,但北交年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體業績保持穩步增長,體現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強勁的創新活力和發展韌性。
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32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歸母凈利潤69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21%,整體業績穩步增長。
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發支出合計32億元,同比增長33%,研發強度達4.37%,約為規模以上企業的3倍,其中微創光電等6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20%,連城數控等4家公司的研發支出達1億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整體上看,第三季度業績增速明顯提升。第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歸母凈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10家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例如,通易航天參與航空供氧面罩國家軍用標準制定,產品長期穩定配套供應國內諸多在研和在役軍機,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92%;萬通液壓是中高壓油缸的專業供應商,相關產品已實現國產替代進口,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86%。
銀河證券認為,北交所公司雖然屬于中小規模,但盈利能力較其他上市板塊更佳,北交所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均最高,持續保持在10%以上水平,整體盈利能力較好,凸顯“小而美”以及“專精特新”屬性。
開局良好運行平穩
“北交所開市一周年實現了穩起步,重在夯實基礎。”申萬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師劉靖說。
劉靖指出,首先,新股發行穩中求進,上半年市場磨合發行較少,下半年導入更多優質企業,發行明顯提速,再融資實現突破;其次,二級市場吸引500多只公募產品投資,投資主體進一步多元化、專業化;再次,制度供給積極進取,分層管理改革、轉板落地、北證50指數、融資融券等積極推進。上市公司通過公開發行募資,實現了新品擴產,扛住了宏觀擾動,前三季度收入與凈利潤增長均好于其他板塊。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首席經濟學家付立春認為,北交所開市運行一年以來,市場表現基本符合預期。“首先,從大家特別關心的二級市場走勢來看,在開市之前,大部分公司的估值都有大幅的上漲,在開市之后,因為北交所定位的提升而帶來的定價估值的溢價,應該說是比較有限了,在這種情況下,市場能夠平穩地、持續地運行一年是不容易的,也是符合預期的。”
其次,從一級市場的情況來看,從融資,特別是IPO,北交所公司的數量,還有融資的規模,應該說是可圈可點的。公司數量快速增加,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的數量級。北交所開市一周年,無論是從現存過渡過來,還是后來新加入到北交所的企業,從表現來說,也是整體比較平穩、比較樂觀的態勢。
在付立春看來,北交所開市后,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原來一些新三板的公司,無論是創新層還是精選層,能夠獲得的融資規模,以及在二級市場的估值定價,在北交所開市之前和之后是沒有可比性的,應該說上市后有大幅的提升,這是最直接的影響。間接影響方面,是會吸引更多的企業沖擊北交所,向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帶動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企業去融資、去發展。
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北交所成功開拓了一條通過資本市場的普惠金融,來實現創新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共同富裕的創新之路,高效解決中小企業的上市難、融資難。北交所執行的是相比滬深交易所更低的上市財務門檻,惠及更廣,優質潛力中小企業擁有了更多的上市機會。
他說,目前北交所已上市123家企業,累計公開發行募資達244.97億元,平均每家融資2億多元,相當于只用一家滬深大型企業IPO的融資金額服務了123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渤海證券做市業務負責人張可亮也認為,北交所開市一周年,總體開局良好,運行平穩,向市場傳達了國家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態度和決心。
“北交所開市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受疫情沖擊,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較大,中小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北交所的設立,向所有的市場主體傳遞一個明確的信息,就是國家支持、服務廣大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意愿是強烈且堅定的,是毫不動搖的。只要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幫助,國家是有什么政策就給什么政策。建立一個專門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北交所,不僅在實踐層面對中小企業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對各方信心的提振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張可亮說。
亟需更多高質量企業
新三板市場資深人士、廣東力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表示,總的來說,北交所開市一年以來,申報北交所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好,這是不容置疑的。不過,整個市場的成交、換手率還是差強人意。
“希望北交所或者監管部門,盡快落地一些支持北交所的政策,盡快把北交所的流動性做起來。北交所流動性做起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好了,新三板企業才能好。新三板企業好了,中國中小企業才能好。”朱為繹說。
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認為,北交所上市公司有兩大特征:第一,符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這些企業,都具備極強的創新能力,或者說是具備充足的創新屬性。第二,整體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成長性良好。對于一些優秀的上市公司而言,資本價值還處于一個相對被低估的狀態,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預期不穩以及信心不足。不過,其認為,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動能充足,反映在北交所上市公司當中,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成長能力將會得到充分的體現。
張可亮認為,由于北交所是一個新的市場,各項制度都在完善之中,市場生態的建設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市場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認知以及投資資管、投資制度建設還有一個過程,大部分公募機構并不善于投資小市值公司,他們在意愿和能力上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目前市場交投并不算活躍,在一級市場高質量擴容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二級市場的生態建設,為北交所上市公司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
在周運南看來,上市公司質地決定著交易所的質地,所以北交所也迫切需要上市一批高質量的企業。隨著北交所配套改革政策逐步完善,以及新三板分層制度改革后創新層的大規模擴容,北交所的上市步伐將會加快,質地也會越來越好。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