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月12日晚間,海信視像公告稱,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青島信芯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2023年以來,上市公司發布的第三單“A拆A”計劃,是A股第103家拋出分拆計劃的公司。
同日,中國能建發布公告,分拆所屬子公司易普力重組上市獲證監會核準批復,是首單分拆重組上市獲證監會核準。
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分拆上市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既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融資能力,也有助于子公司技術與業務的獨立發展,提高上市公司整體競爭力。
超百家公司發布分拆計劃
21單已成功分拆上市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自“A拆A”規則實施三年多來,累計102家A股公司宣布過108單分拆計劃。從分拆上市目的地來看,選擇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的分別有10單、20單、48單和2單,另外28單未披露分拆上市板塊。
從分拆上市公司行業來看,大多為電子、醫藥生物等科技型企業。“此類公司均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類型公司,對于研發投入所需要的資源,優秀人才和現金流等需求較大,分拆上市可以讓這類企業獲得充足的研發資金。”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除了企業自身發展的融資需要,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類公司分拆上市較多可以很好地推動行業發展格局。電子設備、生物醫藥以及芯片等行業特點是產業鏈較長,伴隨產業發展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分拆上市能夠幫助企業獲得相對獨立的核心業務,提升競爭能力,也是順應產業發展的需求。
從進度來看,21單已經成功分拆上市,分拆至創業板、科創板和滬深主板的分別有10家、8家和3家。此外,中國能建分拆易普力重組上市獲批,另有16單分拆上市已經進入交易所審核階段。
談及首單分拆重組上市獲核準,邱亦霖表示,上市公司分拆重組上市也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通過分拆業務資產,有利于公司理順業務架構,提升專業競爭能力,其次,更有助于公司拓寬融資渠道,獲得合理估值,完善激勵機制,對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除了中國能建外,恒力石化、中國交建2家公司亦發起了分拆重組上市。不過,目前恒力石化已經終止分拆。中國交建分拆子公司公規院、一公院、二公院與南嶺民爆重組上市的計劃正在推進中。
23單分拆計劃已經終止
主要原因有4項
2023年1月6日,沃爾核材公告稱,擬籌劃控股子公司樂庭電線分拆至創業板上市。而在2021年12月份,公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已經啟動分拆上海科特至北交所的前期籌備工作。
據記者梳理,目前已經累計有6家公司發起過2單分拆計劃。除了沃爾核材,大族激光、海康威視在分拆子公司大族數控、螢石網絡上市后,又發起分拆上海富創得、海康機器人上市的進程。濰柴動力、中集集團為同時推進2家子公司的分拆事項。大華股份則是在終止分拆華創視訊后,又開始籌劃華睿科技分拆上市。
另據記者梳理,累計23單分拆計劃已經終止,其終止原因集中在業績下降或控制權發生變更,已經不符合分拆上市條件;或存在同業競爭;以及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綜合考慮公司未來業務戰略定位等。
邱亦霖表示,監管在審核中重點關注四方面:一是獨立性要求,需要滿足分拆上市后上市公司獨立性要求,特別是分拆資產、業務以及財務等方面的獨立性監管要求;二是合規性要求,需要確保擬分拆資產、業務以及上市程序的合規性;三是關聯交易合規要求,分拆上市后,上市公司間的關聯交易需要保證其合理規范性,保證交易公允;四是信息披露的要求。需要滿足信息披露的要求,尤其是財務以及資產相關信息披露。
陳靂表示,分拆上市后,子公司往往會存在估值溢價,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可能面臨題材炒作這一問題,公司估值很有可能跟隨市場情緒的變化而受到影響,因此監管部門在審批分拆上市公司時更要重點關注分拆公司實際盈利情況、股權獨立等問題。
談及2023年分拆上市監管趨勢,陳靂建議重點關注企業的股權和資產等的獨立性。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