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創業板試點注冊制落地實施三年以來,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明顯,創新成長特色鮮明,充分聚焦三大重點領域,已成為助力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高地和資金增配的共識方向。
深交所持續豐富創業板投資產品譜系,為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提供了一籃子投資創業板優質股票組合的便捷工具,也為創業板引入穩定的中長期資金來源。
“創業板指數的樣本股流動性好、市值集中度高、資產配置效率高,是投資者分享創業板市場成長的良好工具。”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廣發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劉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外,創業板指數也是一些指數基金、ETF和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的標的物,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套期保值手段。
“創”系列產品規模破千億元
配置價值凸顯
多年來,深交所持續挖掘創業板市場優勢特色,積極推進優質創新標的研發,已初步建立種類完備、架構清晰的創業板指數體系,相關指數已開發基金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投資與分析工具。
“創”系列指數群英薈萃,初步形成全方位布局。截至2023年8月8日,創業板共發布指數33條,覆蓋寬基指數、主題指數、策略指數、ESG指數等多種類型,初步形成全方位布局。“創”系列產品規模破千億元。截至2023年7月底,創業板系列指數已開發基金產品67只(境內61只、境外6只),跟蹤資金規模達1190億元,配置價值凸顯。
創業板指產品豐富,投資熱度持續提升。創業板指產品數量超過40只,包括ETF、杠桿ETF等,總規模超850億元。其中,創業板指境外產品發展較快,先后在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市場上市多只產品,成為國際中長期資本配置中國優質資產的重要標的。今年以來,創業板投資熱度持續提升,眾多投資者紛紛借助創業板ETF等產品進行布局,截至7月底,所有創業板ETF資金凈流入超250億元,是今年資金凈流入最多的指數之一。
“創業板指數在資產配置中越來越受到更多投資者認可和參與,創業板相關ETF作為分散風險和均衡收益角度,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這也是創業板指數成為今年資金流入最多的指數之一的原因。”劉杰分析稱。
創業板50指數、創業板成長指數特色鮮明,滿足多元投資需求。作為“創”系列指數的主要成員,創業板50指數、創業板成長指數各具特色,與創業板指共同形成創業板市場指數的“一核兩翼”。截至7月底,創業板50指數匯聚創新龍頭,產品規模達256億元,主力ETF規模超170億元;創業板成長指數突出“高成長”企業,產品規模超50億元。
產品多樣性體現市場包容性。“創”系列產品還包括反映藍籌屬性企業的“創價值”、反映新興產業大盤股的“創大盤”、反映中等規模優質企業的“創精選”、反映硬科技企業的“創科技”等ETF,凸顯出創業板包容性。
在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總經理蘇俊杰看來,“創”系列指數的不斷豐富的背后,得益于創業板的持續發展壯大,上市公司由少變多、由弱變強。正是這些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助力下,在市場競爭中體現出的頑強生命力、科技創新力、強大競爭力,使得創業板中在經濟發展、產業變革中不斷涌現優質明星企業。
創業板ETF期權運行平穩
滿足風險管理需求
2022年9月19日,深交所推出創業板首只衍生品和首個面向創新成長類股票的風險管理工具—創業板ETF期權,滿足了廣大創業板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上市以來,運行平穩有序,市場參與積極,有效發揮了對沖風險作用,有力提升了ETF規模,豐富了指數化投資生態圈。
創業板ETF期權上市以來,規模穩步增長,為深市最活躍ETF期權品種,成交量位居全球同類品種第7位。截至今年7月底,深市ETF期權日均成交120.62萬張、日均持倉153.61萬張,其中,創業板ETF期權日均成交為74.01萬張、日均成倉為98.77萬張,較上市首月分別增長19.4%、178.93%,已成為深市最活躍ETF期權品種。
創業板ETF期權上市以來,相應ETF市場規模明顯增長,機構投資者配置意愿增強,有效激發市場活力,為現貨市場引入中長期資金。
一方面,創業板ETF期權進一步豐富了期現投資策略,便利投資者實現多樣化的投資目標,有利于資管機構開發多樣化產品,增加ETF市場配置需求。截至7月底,標的ETF份額較上市前增長208.17%,高于全市場ETF同期增幅,規模達到408.36億元,較上市前增長273.28%。同時,也帶動提升了其他跟蹤創業板指數的ETF配置吸引力,相關基金份額總體增長超過81.9%。目前,跟蹤創業板指數的ETF數量(含標的ETF)共13只,規模達575.04億元,較上市前增長226.23%。
另一方面,創業板ETF期權為市場提供高效、靈活的交易工具,能夠便利投資者實現多樣化投資目標,拓寬現貨市場深度和廣度,提升現貨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截至7月底,標的ETF日均成交額達到13.75億元,較上市前增長114.36%。
此外,創業板ETF期權滿足了投資者多元化的交易和風險管理需求,提升了機構投資者參與現貨交易的積極性,助力優質企業吸引穩定的中長期投資群體,獲得更好的成長發展機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標的ET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較上市前的2022年6月底增長了43.96%,持倉規模增長了超過20億元。
“創業板ETF期權的推出,增強了投資者配置ETF的意愿,促進了ETF市場規模增長和流動性提升,為現貨市場引入了中長期資金。”中山大學教授韓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創業板ETF期權的推出也顯著提升了機構投資者配置現貨的積極性,可以助力優質企業吸引穩定的中長期投資群體,獲得更好的成長發展機會。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