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春節后第一個交易周A股市場經歷大幅跳空回落和連續的反彈修復,盡管上證指數本周僅回落了3.38%,但是其間市場情緒的反復變化卻令人神經緊繃。在這一背景下,北上資金卻大舉進場,周一下跌之時就大手筆掃貨,凈買入額達181.89億元,周二與周四也在不斷買入,本周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達300.62億元。本周的凈買入額創去年12月份以來階段新高,“聰明錢”的勇于“抄底”令投資者大開眼界。
說到“抄底”,北上資金可能并不是這么想的,因為統計數據顯示“聰明錢”似乎一直在買入A股?!蹲C券日報》記者通過同花順統計發現,自去年1月1日以來的56個交易周中,有41個交易周北上資金都是呈凈買入狀態,占比73.21%,這56個交易周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高達4267.93億元,由此可見,北上資金買入是常態。
北上資金的行動充分顯示了,目前其配置A股資產的目的,即穩定而持續的買入,遇風險事件放緩買入,出現大幅下跌加速買入,總之,就是為了分享中國高速成長帶來的收益,要不斷的買買買。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A股市場的確是有三大優勢吸引了北上資金的注意。
其一,中國經濟的前景光明。要知道經濟基本面最終是會反映在上市公司業績和市場走勢上。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改革轉型動作持續加大,經濟和金融的韌性增加。面對此次疫情,我們應對迅速有效,增加了投資者對經濟的信心。2月3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兩大國際機構發表聲明,對中國為疫情防控采取的措施以及中國經濟的韌性表示支持和“充滿信心”。多國經濟學家紛紛表示,整體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變。
其二,A股市場估值偏低。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周五收盤,A股市場流通市值為469272.52億元,整體平均動態市盈率為15.62倍,平均市凈率1.436倍,這一估值水平明顯低于大多數所謂成熟市場的平均水平。兩市A股中動態市盈率低于10倍的公司多達242家,股價跌破凈資產的個股更是多達433只。市盈率低于10倍表示只要不足十年時間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就會被公司收益覆蓋,而破凈股則意味著用低于股票資產的錢買入,這些都表示出A股的估值已經被嚴重低估。
其三,法制不斷完善,A股未來可期。即將實施的新證券法,意味著我們正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法制建設,有了法治引領,資本市場的發展就有了動力和保障,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必然是一個高度依賴法治的市場。今年1月份,易會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證券法修訂通過后,證監會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法律學習好、落實好,尤其要把握好證券法施行的開局之年,將2020年作為資本市場的法治建設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推進年。A股市場正在向著一個透明、規范、健康成熟的市場全速前進。
既然看好,那么北上資金春節后都買了些什么?滬深股通十大交易活躍股數據顯示,在本周北上資金呈凈買入的活躍股有30只,凈買入額最高的公司是貴州茅臺,周凈買入額達35.18億元,其次是中國平安,周凈買入額達28.43億元,格力電器、寧德時代、上海機場、伊利股份、中國國旅緊隨其后,周凈買入額均在10億元之上。上述7只個股北上資金周凈買入額合計達154.79億元。
從行業來看,北上資金最看好電子、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三大行業,每類行業均有4只個股現身周十大交易活躍凈買入股行列。其中,電子類買入TCL科技、京東方A、立訊精密、??低?;食品飲料類買入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五糧液、洋河股份;醫藥生物類買入愛爾眼科、邁瑞醫療、恒瑞醫藥、華蘭生物。
對于北上資金未來的操作方式,國信證券表示,總體來看,北上資金作為典型的“聰明”資金,近半年來對A股的布局并未停止,這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比價下的市場行為,背后更多反映的是當前A股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站在當前的時點,A股具有較高配置價值這一事實依然成立,北上資金凈流入的趨勢也將持續。
(編輯 孫倩 策劃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