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3日凌晨,MSCI宣布了2020年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
此次審議結果涉及多只中國股票調整,相關調整將于2020年5月29日收市后正式生效。
市場人士對“金融1號院”表示:“MSCI此次審議以調整為主,未出現大幅擴容現象,并沒有宣布提升A股在指數中納入因子的計劃,但對個股的影響較大,提振了新增調入個股的市場預期。”
新增45只A股成份股剔除34只
MSCI指數作為全球資本市場極具影響力和投資參考價值。業內人士對“金融1號院”表示:"此次被納入指數的個股,反映了國際資本市場對這些公司業務模式及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那么,本次審議結果涉及的個股調整主要有哪些呢?
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37只個股,剔除181只個股,其中中國股票增加成份股56只(含A股、港股、中概股等),剔除45只(含A股、港股、中概股等),包括近期卷入財務造假的瑞幸咖啡。
此外,最新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EmergingMarketsIndex)的個股中,市值最高的三只個股分別是:中公教育、中國飛鶴以及阿聯酋銀行。
除了全球指數系列外,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及MSCI中國全指數的成份股名單也有所調整。
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增加成份股61只,剔除18只。目前市值最大的3只個股分別是:中公教育、世紀華通、銀河證券。
MSCI全中國指數增加成份股56只,剔除54只。目前市值最大的三只個股分別是中公教育、飛鶴乳業和世紀華通。
僅從A股個股情況來看,本次半年度指數審議對A股的納入股票調整為:MSCI中國A股指數新增45只A股標的,剔除34只A股標的。
數據來源:MSCI官網
市場人士認為,MSCI此次審議以調整為主,未出現大幅擴容現象,并沒有宣布提升A股在指數中納入因子的計劃。但對個股的影響較大,提振了新增調入個股的市場預期。
對此,東吳證券今日發表觀點認為,盡管目前海外投資者對于QFII“托管人有數量限制”“資金匯出清稅程序過于漫長”等幾大顧慮,都已得到較好解決。但海外投資者提出的衍生品受限等問題還未得到解決,這也是短期內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提升A股納入因子符合預期。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對記者表示:“投入到MSCI中國A股指數的45只標的可以重點關注一下,有可能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對于剔除的34只A股標的也要給予關注,一些盯住MSCI的指數基金會被動按照指數的成份股來進行配置,這一點值得關注。”
MSCI短評:
A股與全球和區域性股市相關性較低
MSCI近日還發布了短評,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A股與全球和區域性股市之間呈現出低相關性。
報告顯示,2020年初至4月30日,MSCI中國A股在岸可投資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基準可投資市場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為55%,遠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的數據。
而在2004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15年間,A股市場與全球基準可投資市場指數之間的相關性更低。
對于A股后市走勢的研判,招商證券在5月13日的報告中重申,MSCI中國指數將會繼續跑贏其他主要市場的觀點,原因是其受惠于中國的經濟復蘇、持續且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估值合理。
外資持股方面,廣發證券則認為,參考海外經驗,資本市場開放獲得國際市場認可之后,外資會在較長一段時間持續放量流入,即使國際指數納入因子暫停提升,期間外資仍會保持一定規模的流入。預計未來十年A股外資持股占比有望從當前的3%提升至10%左右,平均每年A股凈流入規模3000億元至4000億元。
展望后續外資凈流入情況,東吳證券預計,5月A股市場仍會有外資凈流入。首先,市場對于不提升A股納入因子的決策有所預期。其次,中國3-5月的生產數據恢復較為強勁,而市場對歐美經濟回升情況有所擔憂,歐洲國家用電量有所回落,而美國4月失業率飆升至15%。第三,海外投資者普遍認為,A股市場存在較強的alpha,各行業都有快速成長的公司。
對于后市走勢的預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整體來看,現在A股市場處于筑底反彈階段,但反彈過程是一波三折的,要等到海外疫情出現拐點、全球金融市場進入到第三階段的時候,A股才會堅決地走出慢牛的行情,收復3000點失地。"
“在此之前市場的震蕩是難免的,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配置行業的白龍馬股,做好公司的股東,堅持價值投資,遠離績差股和題材股。"楊德龍認為。
MSCI新推五項科創類指數
引人注意的是,近期MSCI除了宣布2020年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外,還在官網發布公告宣布,新推出五項聚焦于科技創新的指數。
這五個指數將主要追蹤自主科技、基因組學、金融科技和下一代互聯等領域公司的表現。這五項指數由MSCI和ARKInvest公司合作編寫完成。
ARKInvest首席執行官CatherineWood表示:“我們相信人工智能、機器人、儲能、DNA測序和區塊鏈將會是改變未來游戲規則的創新技術,將會改變未來五到十年世界運轉的方式。”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