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10月9日(周五),作為國慶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如期出現了開門紅的走勢。令人欣喜的是,在節前連續8個交易日凈流出的北上資金,周五轉身抄底,凈買入額逾112億元,創3個月來最大單日凈買入,引發了市場各方的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周五,北上資金凈買入額達112.6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21.54億元,深股通凈買入91.13億元。而在剛剛結束的9月份里,北上資金累計凈賣出額達637.72億元,連續2個月呈現凈賣出態勢。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北上資金流入A股是一個長期的行為,主要是看好中國經濟,不能單看某幾日的流入或流出情況來做判斷。近期,主要的熱門板塊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調整,隨著調整幅度的不斷加深,這些板塊的投資價值開始凸顯,從而吸引了北上資金的再次流入。
的確,從今年以來看,外資對A股的配置意愿正在不斷增強。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0月9日,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達1050.08億元。其中,今年以來,有6個月北上資金實現凈買入,4月份、6月份北上資金實現凈買入額均超過500億元,分別達到532.58億元和526.79億元,1月份、2月份、5月份和7月份北上資金凈買入額也均在百億元以上。僅有3月份、8月份和9月份北上資金呈現凈賣出的態勢。
“國慶長假期間的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堅挺,強化了各路資金對A股這樣的中國資產股的投資預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表示,目前看,市場出現了兩方面的新增買盤力量,一是,經過長假各種經濟信息的交流、融匯過后,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對中國經濟、A股市場的發展有了新的做多底氣,從而帶來了新的增量買盤。二是,節前減倉的資金,在節后大力回補。如,在節前持續減倉的北上資金,節后首日一開盤就大力回補,早盤一小時的凈流入額已達百億元。再如,在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兩融余額減少165.84億元,主要是融資客擔心長假不確定因素以及較高的融資成本負擔,所以,在節前有所減倉。但由于長假期間較為樂觀的信息,從而使得這部分減倉資金成為節后A股市場的主動加倉資金,從而推動著A股市場在周五出現了高開高走的態勢。
在周五開門紅的行情中,到底哪些個股受到資金追捧呢?
記者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從滬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來看,周五,有20只個股現身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13只活躍股處于期間凈買入狀態,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70.9億元。其中,比亞迪、隆基股份等2只個股北上資金凈買入額居前,分別為11.22億元和10.08億元,均超10億元。緊隨其后的是立訊精密、格力電器、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等4只個股期間北上資金凈買入額居前均超5億元,分別為9.77億元、8.08億元、6.73億元和5.1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北上資金行動的同時,場內資金也悄然加倉布局。統計發現,周五,在上述13只北上資金凈買入的個股中,有12只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凈流入金額達67.7億元,其中,京東方A、立訊精密、復星醫藥、五糧液、中國平安、歌爾股份等6只個股期間資金凈流入額均超5億元以上。
對于后市,國泰君安證券提出,金秋行情的醞釀和布局時期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金秋行情開啟。盈利上行支持震蕩上行格局,期間若因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對指數產生沖擊,應當珍惜震蕩之中的每次回調機會,布局十月金秋。
表:10月9日北上資金和市場大單同時加倉的12只個股情況:
制表:張穎
(編輯 孫倩 策劃 吳珊)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