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時代搭臺、政策助力,小巨人擁抱大機會!”近日,“專精特新”已成為A股市場中的一個熱門主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已培育3批47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值得關注的是,在A股上市公司中,專精特新概念股達313只。
根據工信部的定義,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對此,招商證券分析認為,整體而言,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特點是:小市值、高估值、高成長、高盈利、創新能力強。
當前,在中報業績密集披露期,上述公司的最新成績單無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8月27日16:00,在上述313家公司中,已有259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中報業績。其中,有200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
中金公司也認為,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逐步走出產業升級的道路,資本市場呈現的“新經濟”跑贏“老經濟”,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的結構性牛市,都是我國產業升級的良好例證。產業升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搭建了發展舞臺,專精特新類企業有望逐步發展成“隱形冠軍”。
政策的助力、成績的優異已得到各方機構的一致認可。
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普遍獲得了基金公司的高度關注。統計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在上述259家公司中,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全部出現基金公司的身影。
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的社保基金持倉一直以來備受各方關注。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在上述259家的公司中,截至二季度末,有3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后市值得關注。
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社保基金重倉的公司通常是景氣度非常高,或是行業即將迎來業績拐點。”
對于具體的投資策略,安信證券認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目標市場規模可能不大,但多數處在“卡脖子”的重要領域。這些企業憑借技術或效率優勢在各自細分行業或領域占據領先地位。這些企業往往處于價值鏈后端,市場挖掘不充分,未來有望出現價值重估,并與自身業績增長形成“戴維斯雙擊”。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